美國六十年滄桑:一個華人的見聞
繁體中文版

美國六十年滄桑:一個華人的見聞
作者:
許倬雲
發布商:
聯經出版公司
發布日期:
04/11/2019
EAN:
9789570852943
現貨:
購買後立刻進貨
原價:
$39.00
采風價:
$33.20
+
-
放入購物車

采風編輯書評:

六十年滄桑路 回首美國夢

          --讀許倬雲《美國六十年滄桑》

 

 

 

(本文作者:采風編輯)

 

六十年,一甲子,許倬雲先生歷經半生,將客居他鄉為故鄉的美國,用一個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的獨特視角,把這個國家的過往,今天和未來如數家珍般娓娓道來,有褒獎,有稱贊,也有批評,不乏質疑。

 

如一場及時雨,此刻讀到這本書,正是在川普總統執政的今天,世界正經歷著全球化的震蕩,中美兩大經濟體的摩擦升級,美國國內的族裔矛盾的原罪沖突不斷凸顯,引導世界經濟的列車不堪負重,最重要的是,全球大格局的重組,提醒海峽兩岸以及海外的華人,應如何在大變局中認清時事方向,提前做好預防。

 

《美國六十年滄桑》這本書似乎已經給了答案。

一次在網上看到媒體人許知遠對許倬雲先生在美國家中的采訪,徐先生從匹茲堡說起,追溯美國歷史的起源,分析美國工業化的進程和崛起,一直說到對當今美國夢的再認識,批評執政者已經走上了一個違背美國價值觀的歧路。許先生真知灼見,深厚的學養和謙遜的態度,34歲就擔任臺大歷史系的教授,再加上從小不幸就有的殘疾身體,讓他不屈不撓,跨洋過海,成為學界的泰鬥,令人欽佩。對他的介紹,有一段這樣寫道:中央研究院院士。1957年赴美進修,半生流寓美國。在美讀書與執教的師友,帶領他參與社會活動,觀察社會結構與動態;尤其任教匹茲堡大學後,同事大多研究社會史,因此有緣理解美國社會和文化的種種變化。

許倬雲先生是一個當下為數不多的清醒的學者,他曾說過:我以學科為界,不以國家為界。因此,在他的書中,客觀中立,秉持學術原則,沒有誇張和媚俗,有的是中肯和論證嚴謹的觀點。一反過去有關美國社會問題的評論,要麽大吹大擂,要麽一無是處。

許先生在書中說:美國過去成功,未必完全是因為美國制度的優越性,其中還有罕見的條件,才造成他如此輝煌的成績。從今以後,美國不能脫離世界,美國也不再能獨占優勢。

許先生批評當今美國的政客和精英,往往只看近利,只看眼前,天天忙於爭權奪利,少見有人未雨綢繆。

在《美國六十年滄桑》一書中,許倬雲從美國的社會到政治體制,從軍事到農業、工業、文化脈絡、潮流變化,城鄉關系到階級異化,從移民社會到不同族群的不平等,其中不少篇幅從美國移民史談美國移民、多族群所帶來的社會問題。

今天,許多人都在評論中美兩國的制度高低,但書中的這些評論,因該是對美國制度的一個深刻的總結。

另外一個令人過目不忘的分析,是針對常被稱為多元化“大熔爐”的美國各個族裔構成,看似多元化構成是社會的推動力,但是也是一把雙刃劍。

作者提出,美國其實更像一盤沙拉,只有表面上一層沙拉醬,勉強將胡蘿蔔、白菜、洋蔥、肉片等等摻和為一體。表面的文化多元,仍是白人/英語單元獨占,壟斷了一切資源。

談到自由女神像,她被認為是自由和美國的象征。但縱觀從十九世紀以來的華人移民史,不難看出,自由和平等的代價有多大,配額制和排華法案的陰霾到現在還沒有消盡。

今天,種族沖突時時發生,美國社會嚴重分裂,最需要幫助的貧窮弱勢社群,長期處於劣勢不平等待遇。美國雖有立國的理想,但脫不了帝國主義的手段。

讀這本書,特別是在我們正面臨著歷史的節點和選擇之際,可以不失時機的正視美國現狀,再次回首美國夢,重新檢點移民之路的得失,也對美國的未來有一個思考和清晰的認識。

 

顧客評論:



此作者的其他作品

其他人也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