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風編輯書評:
重拾那些被遺忘的自由
讀龍應臺新書《走路:獨處的實踐》
(本文作者: 采風編輯)
走路誰不會?但是正如我們常說的,一條看似普通的路,不同的人卻可以走出不同的感受和經歷。
10年前還擔任臺灣文化部長,龍應臺用最犀利的筆和別人不曾有的角度來針砭時事,忙忙碌碌,每天工作16個小時,筆墨間是大江大海的澎湃和湧動,從幾十年前的《野火集》開始持續燃燒的激情,並努力改變那些看不慣的紛紛擾擾。
如今,剛滿70歲的她,有了新的思索,打開了一種「覺」,那就是在新的一年,無論如何忙碌,都要堅持每天走路,而且一走是心無旁貸,專心致誌。
網絡世界的依賴,我們和作者都感同身受,不管你來到遠鄉僻壤,或是人煙罕至的世外桃源,但只要有WiFi,你就不再覺得孤單,就會依然感覺置身於大都市的熙嚷鬧市當中,於是,我們便會有形無形,樂意無意中被互聯網的滾滾紅塵所綁架,而這種人生就像一張大網,讓人無所遁形,無處可藏,更沒有時間思考,在歲月的坐標中茫然,我在哪裏,又要走向何方?
村上春樹在每天的跑步中,孤獨的丈量著腳下的道路,也延申著自己的思想,並將其轉化為富有生命的文字,跑步和寫作成了他生命的源泉,於是便有了《當我談跑步時 我談些什麽》這本書。
而龍應臺從多種社會角色到孤寂轉換的思考,於是產生了這本有關走路,獨處,用走路和自己單獨有約的書,更重要的是,我們看似已經習慣的,也常常被我們遺忘了的自由,此刻又被作者拾起,拂去了塵土,露出了昔日的光彩,正如作者所言:『自由』對我來說,意義開始鮮明起來。它包括能否克服本來的種種綑綁,包括社會對你的期待,你應該是什麼樣人,你應該如何如何……以及長期在此之下自己對自己的期待。」
在新書中,她設下了不同走路的命題,例如「走一條沒走過的路」、「去菜市場,和10個人說話」、「走進一方田」、「了解一棵樹」......共20個提案,看似簡單的一片片如溪流般清澈的文字,其實背後都有一個個催人思考的哲理,更有著富有色彩的畫面感,仿佛能聞到作者行走的田間地頭的萬物氣息。書中的插畫,大塊的色彩,溫暖人心。
在「流星」一文中,為了找到一處沒有光影的地方,作者沒想到竟然走了4公裏都找不著,發現到處都是路燈。她因而反思寫下:「遠眺,譬如大海航行,需要星光指路;近看,譬如紅塵夜行,靠的竟然是路燈。習慣路燈指引的人,失去遠眺的能力。如果沒有黑夜,這個世界會多麼咄咄逼人。」一段獨處的路,也可能得到一段智慧。
作者與此同時又感慨人類制造的太空垃圾,當流星閃過,人類虔誠許願時,殊不知,閃過的或許是每時每刻都在繞地球高速飛行的上萬個太空垃圾,沒有人去在乎這個現實,也沒有人願意去花費時間關註這個現實。
此外,她教會大家,如何能獲得更多的感受,把聽、嗅、看都放大,走路時如果能把眼角餘光打開,獲得的會更多或和別的動物(包括人類)互動,也會更有意思。
在文中,作者還嘗試正如夏目漱石《我是貓》中的做法,通過一只貓的視野來看待人類的世界,找回單純像隻小動物般探索世界的樂趣,從另一個角度來感受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
人活著,要不斷的去做一件超過的事情。
作者強調:生命走向死亡,有如同一灘水,從活水變成死水。50歲以後,做一件超過的事情,才能讓自己較能保持不斷的有『活水』。
」
讀了這本書,也讓我們的生命充滿活水,做超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