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風編輯書評:
一朝夢回千年 帶你微距觀看宋朝的一天
--- 讀《清明上河圖(宋朝的一天)》
(本文編輯:采風編輯)
英國史學家湯因比曾說:「如果讓我選擇,我願意活在中國的宋朝。」
發達的現代社會,仍有許多文人雅士對一千年前的宋代充滿向往,問什麼是宋代,宋代人的生活到底是個什麼樣,一本書《清明上河圖(宋朝的一天)》就帶你微距體驗宋人一天的生活。
打開《清明上河圖》卷軸,從右到左,從郊外走到市區,包括吃喝、出行、趕集、上工、摸魚以及城市規劃和建築等,36個視角全方位追憶和再現一千年前市井小民的日常,中國最會聊畫的說書人田玉彬,帶你看千年前的宋都,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國際大都市的繁華榮景,同時,畫家張擇端也在畫幅中貫穿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主軸,那就是危機意識,從畫卷開始的「驚馬和斷柳葉,虹橋上大船幾乎遭遇撞橋的重重危機,以及驛站懶散松懈的快遞員,都體現出盛世之下的憂患。
歷史給與了答案,宋朝先是和遼國交惡,之後被金所滅。又再次難逃盛極必衰的歷史魔咒。
看這幅巨作一共刻畫的幾百人當中,每個人都不是孤立的,各個栩栩如生,人人都又故事,而畫家設計的關聯性。
最經典的一個場面之一,在一個市井畫面中,有一人拿著扇子遮擋面目,和迎面而來的騎馬人擦肩而過,更令人關注的是,兩位主人各自的書童表情迥異,一個面紅耳赤,低頭不語。而另一位則是隨主人趾高氣揚,昂首闊步,走在馬前引路。宋代政黨紛爭,得失的耀武揚威,而被貶謫的則是淒苦寂寞,困窘不堪。這個畫面其實也在透露人生冷暖,宋朝社會得勢者和失意人的鮮明對比。
畫卷當中,讓人過目不忘的一個場景則是在繁華都市,酒樓林立的王員外家端坐讀書的一位年輕人,表情清幽淡泊,世界紛擾與他無關,有人推測這就是畫家張擇端本人,畫中人不僅留給後人遐想和猜測,也是繁華背後的思考和對歷史的回眸。
走讀經典,一幅畫看透了宋朝的前生後世,宋朝的一天也就隨著這本書一路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