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幽默逗趣歷史故事,看玄奘如何毅力取經,
用行動探索答案,並且善待身邊的所有人!
法師在念經的時候遇到問題啦!
佛經的這個字和那個詞,翻譯的意思怎麼怪怪的?
可以問誰呢?旁邊的慧方大師也是一臉疑惑呀!
那就去佛教的發源地天竺看看吧!
天竺有座那爛陀寺,
寺裡的高僧戒賢法師或許會知道答案!
長安到天竺數萬里,
要橫越荒漠、翻過雪山、渡過大河,
途中有查緝的官兵、凶狠的強盜、壓境的大軍,
還要抵抗酷暑和極凍的天氣。
玄奘能度過重重關卡,順利將西天的佛經帶回大唐嗎?
玄奘是唐朝的法師,十三歲就通過考試剃度出家,在當地小有名氣。他天天來寺裡研讀佛法,遇到疑惑的字句就和慧方大師以及其他高僧討論,直到一籌莫展,慧方大師提出:「何不去佛教的發源地天竺看看?」
於是玄奘決定在一個清晨整裝出發!身邊唯有一盞油燈相伴照亮前路,他頭也不回的穿過熙來攘往的長安街道,混進饑民中出城。來到邊境前線,重兵把守不讓人出關,而往西天的道路越來越荒涼,沒嚮導、沒水沒食物,還得躲避官兵的查緝!終於買了一匹馬代步,卻是瘦巴巴、眼袋快掉下來的老馬?
玄奘出發時發願「不到西天,誓不東歸」,但前方的重重關卡若不回頭恐怕性命不保!一僧一燈會順利抵達天竺嗎?他們最終可以實現夢想回到大唐嗎?
*有注音
本書特色
1.透過歷史故事,跟著不放棄的法師玄奘,探索一千四百年前的絲路和中亞風光
佛教發源於印度,古時稱為「天竺」。漢朝時佛教透過絲路傳至中國,到了唐朝,佛經有各式譯本,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佛經裡有不同的解釋,玄奘法師正是困惑這件事,因此決定去天竺找尋解答。
當時唐朝和周邊遊牧民族突厥人的關係緊張,人民被禁止出關,西行不僅要面臨嚴酷的自然環境,還會遭到官兵的查緝,玄奘只能趁著長安鬧饑荒開城門的時候悄悄出關,沿著絲路徒步西行。
雖然玄奘總是馬不停蹄的趕路,但沿途八百里荒漠、高聳入雲的雪山、無邊無盡的草原、金碧輝煌的王帳、山頭上的紅色城堡,以及船快水急的大河,盡是宏偉壯闊的風光。故事藉由一盞油燈的主述,跟著玄奘的腳步,我們不僅可以看到玄奘堅持理想完成目標,善待身邊的所有人,也可以感受唐朝的中亞景致,以及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
打開地圖,玄奘的取經路線經過今天的中國、哈薩克、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爾、印度等八個國家,絕對可以說是「周遊列國」了,一千四百年後的今天也有許多人沿著玄奘的取經路線來段朝聖之旅,我們不妨也可以翻開這本書,和玄奘一起踏上旅程!
2.「不放棄法師毅力特訓班」漫畫劇場,看玄奘如何培養不放棄的毅力
用爆笑漫畫表現玄奘的堅毅,學習他永不放棄的精神。
–「再接再厲」篇:取經的路上,會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可以怎麼看待呢?
玄奘:「如果我們陷在消沉裡,毅力就會不斷削減。只有再接再厲,毅力才會越來越高。」你看,徒兒孫悟空接連打敗前來抓取經人的妖怪呢!不過妖怪怎麼永遠打不完呀?難道……
3.「古話今說」看看不同文體,體驗文字樂趣
用現在釋義帶出古文深意,今昔文字對照,增加閱讀樂趣和深度。
–古人說:我先發願,若不至天竺,終不東歸一步,今何故來?寧可就西而死,豈歸東而生!
–現代的意思是:我曾經發過誓願,如果沒到達西方的天竺國取得佛教的原典,絕對不向東邊回頭一步。我寧可搏命往西繼續前行,也不願為了保住性命而往長安所在的東邊回頭,半途而廢。
※「跟著歷史名人去遊歷」系列
《長不高大人晏嬰秀機智》
《結巴貴公子韓非說故事》
《愛玩大少爺郁永河遊臺灣》
《不放棄法師玄奘西遊記》
人物介紹
玄奘(陳禕):十三歲就通過考試成為和尚。他常常困惑佛教經典的意思,決定前往佛教的故鄉天竺找答案。路途遙遠又危險,很多人都勸他回頭,不過他仍義無反顧的前進。
小董:特級古物研究院的新進研究員。在某個停電的夜晚,順手點燃油燈長明,發現在閃爍的火舌中,藏著距今一千四百年多年前玄奘帶著它西行取經的故事。
油燈長明:唐朝長安城宣義坊普照燈鋪出品,本來是定靜寺菩薩的座前燈,後來陪著玄奘去西天取經。有好多話想說,可惜只能不停的閃爍火光表達心情。
戒賢法師:佛教的起源地及最高學府──天竺那爛陀寺的高僧。出身王族,且通曉佛法經論,德高望重。雖然年紀大,但身體相當硬朗、精神奕奕,每天都在寺院講授深奧的佛法。
高昌王(麴文泰):他用最隆重氣派的排場招待旅途中的玄奘法師,並希望他可以留在自己的國家講經,但是玄奘法師卻想要繼續往前走,想法不同該怎麼辦呢?
玄奘是唐朝的法師,也是翻譯家,更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留學生及探險家。他並非單純西行體驗沿途風光,而是帶著取得佛經原典、弘揚佛法的目標前往,學成歸國後將沿途見聞,口述並由弟子辯機寫成《大唐西域記》,成為研究古印度史的重要文獻。
大家熟悉的故事《西遊記》中的唐三藏,就是以玄奘為原形描繪的人物。和《西遊記》故事情節不同的是,玄奘並沒有受到唐朝皇帝的支持而西行,而是混入饑民中出境,儼然是個「逃犯偷渡客」;唐三藏沒有危機意識、懦弱,仰賴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白龍馬等各懷本領的徒兒化險為夷,但歷史上的玄奘獨自出發西行,路途歷經困難險阻、顛沛流離,他能平安歸國,顯示他絕非只是位普通文弱的和尚。
讀完玄奘的故事,孩子可以學到什麼呢?在現在這個資訊爆炸、外在刺激過多的世界,容易受到影響而迷失自我,玄奘的專注與毅力在這時更顯得難能可貴。玄奘擅長思考,但不只當思想家,也當決斷的行動者,擁有無法動搖的信念更讓他可以面對重重困難。玄奘告訴我們,只要心中有明確的路,無論外面的環境如何未知和凶險,最後一定可以抵達任何想去的地方。
玄奘的經歷十分精采,但其中有非常多磨難,讀著讀著不禁和陪伴他的油燈一起吶喊,難道法師都不害怕嗎?都不想回頭嗎?安穩的待在寺裡念經不好嗎?為什麼要這麼固執的走在未知又布滿荊棘的道路上?他有堅定的信仰,直到最後都沒有辜負自己的內心;他善待遇到的所有人,即使是對他不利的人。也許這樣的人會面臨危險和孤獨,也會被他人質疑,但這樣的執著卻確實影響了身邊的人,最終他的努力也得到認可。
玄奘「弘揚佛法」的目標或許會讓孩子覺得特別遙遠、實踐困難,不過若換句話說,玄奘的動機就是「有好多為什麼,想得到解答」、「自己有在乎的事情,想讓更多人知道」。和玄奘念經產生疑惑一樣,孩子也可以從日常關心的事物開始探索,因為偉大的成就都來自小小的起心動念呢!
下一次,又將和哪一位歷史名人一起去遊歷呢?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用行動探索答案,並且善待身邊的所有人!
法師在念經的時候遇到問題啦!
佛經的這個字和那個詞,翻譯的意思怎麼怪怪的?
可以問誰呢?旁邊的慧方大師也是一臉疑惑呀!
那就去佛教的發源地天竺看看吧!
天竺有座那爛陀寺,
寺裡的高僧戒賢法師或許會知道答案!
長安到天竺數萬里,
要橫越荒漠、翻過雪山、渡過大河,
途中有查緝的官兵、凶狠的強盜、壓境的大軍,
還要抵抗酷暑和極凍的天氣。
玄奘能度過重重關卡,順利將西天的佛經帶回大唐嗎?
玄奘是唐朝的法師,十三歲就通過考試剃度出家,在當地小有名氣。他天天來寺裡研讀佛法,遇到疑惑的字句就和慧方大師以及其他高僧討論,直到一籌莫展,慧方大師提出:「何不去佛教的發源地天竺看看?」
於是玄奘決定在一個清晨整裝出發!身邊唯有一盞油燈相伴照亮前路,他頭也不回的穿過熙來攘往的長安街道,混進饑民中出城。來到邊境前線,重兵把守不讓人出關,而往西天的道路越來越荒涼,沒嚮導、沒水沒食物,還得躲避官兵的查緝!終於買了一匹馬代步,卻是瘦巴巴、眼袋快掉下來的老馬?
玄奘出發時發願「不到西天,誓不東歸」,但前方的重重關卡若不回頭恐怕性命不保!一僧一燈會順利抵達天竺嗎?他們最終可以實現夢想回到大唐嗎?
*有注音
本書特色
1.透過歷史故事,跟著不放棄的法師玄奘,探索一千四百年前的絲路和中亞風光
佛教發源於印度,古時稱為「天竺」。漢朝時佛教透過絲路傳至中國,到了唐朝,佛經有各式譯本,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佛經裡有不同的解釋,玄奘法師正是困惑這件事,因此決定去天竺找尋解答。
當時唐朝和周邊遊牧民族突厥人的關係緊張,人民被禁止出關,西行不僅要面臨嚴酷的自然環境,還會遭到官兵的查緝,玄奘只能趁著長安鬧饑荒開城門的時候悄悄出關,沿著絲路徒步西行。
雖然玄奘總是馬不停蹄的趕路,但沿途八百里荒漠、高聳入雲的雪山、無邊無盡的草原、金碧輝煌的王帳、山頭上的紅色城堡,以及船快水急的大河,盡是宏偉壯闊的風光。故事藉由一盞油燈的主述,跟著玄奘的腳步,我們不僅可以看到玄奘堅持理想完成目標,善待身邊的所有人,也可以感受唐朝的中亞景致,以及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
打開地圖,玄奘的取經路線經過今天的中國、哈薩克、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爾、印度等八個國家,絕對可以說是「周遊列國」了,一千四百年後的今天也有許多人沿著玄奘的取經路線來段朝聖之旅,我們不妨也可以翻開這本書,和玄奘一起踏上旅程!
2.「不放棄法師毅力特訓班」漫畫劇場,看玄奘如何培養不放棄的毅力
用爆笑漫畫表現玄奘的堅毅,學習他永不放棄的精神。
–「再接再厲」篇:取經的路上,會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可以怎麼看待呢?
玄奘:「如果我們陷在消沉裡,毅力就會不斷削減。只有再接再厲,毅力才會越來越高。」你看,徒兒孫悟空接連打敗前來抓取經人的妖怪呢!不過妖怪怎麼永遠打不完呀?難道……
3.「古話今說」看看不同文體,體驗文字樂趣
用現在釋義帶出古文深意,今昔文字對照,增加閱讀樂趣和深度。
–古人說:我先發願,若不至天竺,終不東歸一步,今何故來?寧可就西而死,豈歸東而生!
–現代的意思是:我曾經發過誓願,如果沒到達西方的天竺國取得佛教的原典,絕對不向東邊回頭一步。我寧可搏命往西繼續前行,也不願為了保住性命而往長安所在的東邊回頭,半途而廢。
※「跟著歷史名人去遊歷」系列
《長不高大人晏嬰秀機智》
《結巴貴公子韓非說故事》
《愛玩大少爺郁永河遊臺灣》
《不放棄法師玄奘西遊記》
人物介紹
玄奘(陳禕):十三歲就通過考試成為和尚。他常常困惑佛教經典的意思,決定前往佛教的故鄉天竺找答案。路途遙遠又危險,很多人都勸他回頭,不過他仍義無反顧的前進。
小董:特級古物研究院的新進研究員。在某個停電的夜晚,順手點燃油燈長明,發現在閃爍的火舌中,藏著距今一千四百年多年前玄奘帶著它西行取經的故事。
油燈長明:唐朝長安城宣義坊普照燈鋪出品,本來是定靜寺菩薩的座前燈,後來陪著玄奘去西天取經。有好多話想說,可惜只能不停的閃爍火光表達心情。
戒賢法師:佛教的起源地及最高學府──天竺那爛陀寺的高僧。出身王族,且通曉佛法經論,德高望重。雖然年紀大,但身體相當硬朗、精神奕奕,每天都在寺院講授深奧的佛法。
高昌王(麴文泰):他用最隆重氣派的排場招待旅途中的玄奘法師,並希望他可以留在自己的國家講經,但是玄奘法師卻想要繼續往前走,想法不同該怎麼辦呢?
玄奘是唐朝的法師,也是翻譯家,更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留學生及探險家。他並非單純西行體驗沿途風光,而是帶著取得佛經原典、弘揚佛法的目標前往,學成歸國後將沿途見聞,口述並由弟子辯機寫成《大唐西域記》,成為研究古印度史的重要文獻。
大家熟悉的故事《西遊記》中的唐三藏,就是以玄奘為原形描繪的人物。和《西遊記》故事情節不同的是,玄奘並沒有受到唐朝皇帝的支持而西行,而是混入饑民中出境,儼然是個「逃犯偷渡客」;唐三藏沒有危機意識、懦弱,仰賴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白龍馬等各懷本領的徒兒化險為夷,但歷史上的玄奘獨自出發西行,路途歷經困難險阻、顛沛流離,他能平安歸國,顯示他絕非只是位普通文弱的和尚。
讀完玄奘的故事,孩子可以學到什麼呢?在現在這個資訊爆炸、外在刺激過多的世界,容易受到影響而迷失自我,玄奘的專注與毅力在這時更顯得難能可貴。玄奘擅長思考,但不只當思想家,也當決斷的行動者,擁有無法動搖的信念更讓他可以面對重重困難。玄奘告訴我們,只要心中有明確的路,無論外面的環境如何未知和凶險,最後一定可以抵達任何想去的地方。
玄奘的經歷十分精采,但其中有非常多磨難,讀著讀著不禁和陪伴他的油燈一起吶喊,難道法師都不害怕嗎?都不想回頭嗎?安穩的待在寺裡念經不好嗎?為什麼要這麼固執的走在未知又布滿荊棘的道路上?他有堅定的信仰,直到最後都沒有辜負自己的內心;他善待遇到的所有人,即使是對他不利的人。也許這樣的人會面臨危險和孤獨,也會被他人質疑,但這樣的執著卻確實影響了身邊的人,最終他的努力也得到認可。
玄奘「弘揚佛法」的目標或許會讓孩子覺得特別遙遠、實踐困難,不過若換句話說,玄奘的動機就是「有好多為什麼,想得到解答」、「自己有在乎的事情,想讓更多人知道」。和玄奘念經產生疑惑一樣,孩子也可以從日常關心的事物開始探索,因為偉大的成就都來自小小的起心動念呢!
下一次,又將和哪一位歷史名人一起去遊歷呢?讓我們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