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專業人士與投資者的必讀聖經
他做過散戶,當過主力,做過操盤手,
幹過承銷商,操縱過美國的國計民生,
在股票和期貨市場做空做多都大賠大賺過……
他提出的實用法則,每一條都是幾百萬美金買來的,
比真金白銀更加有價值。
歷史總是在不斷重演,而華爾街比任何其他領域都更頻繁、更整齊畫一地重複歷史。當你閱讀當代史的股市興衰記錄,一定會震驚地發現,無論是股票業還是交易商,今昔差別是如此之小。遊戲沒有變,人性也沒有變。
──傑西.李佛摩
記述20世紀初期最偉大的股票和期貨投機人傑西.李佛摩(Jesse L. Livermore)生平事蹟
作者描寫李佛摩操作生涯的成敗起落,以及他如何在金融市場上進行壟斷、軋空和面對市場崩盤及繁榮的經驗。
《市場天才》的作者傑克.施瓦格(Jack D. Schwager)曾說:
「在對當代30位傑出證券交易員的採訪中,我向他們提出同一個問題:
哪一本書對證券交易員最有啟發?迄今為止,獨占書單榜首的是《史上最強股票大作手操盤聖經》。」
國立政治大學風險與保險研究中心主任/謝明華教授 誠摯推薦
前言
百年美股第一人:他把巴菲特和葛拉漢比下去
傑西·李佛摩(Jesse L. Livermore),美國金融投機老手,1877年生於麻薩諸塞州農村。因父親逼他繼承家業,使他憤而離家出走,14歲還沒上高中就進場了。
他從5塊錢開始做起,四十年後一筆交易淨賺1億美金,可以說曠古絕今、無人可及。也確實如此,《紐約時報》在1999年做了一次票選,他當選為「百年美股第一人」,把正當時的巴菲特、索羅斯、彼得·林區遠遠地甩在後邊,把作古的威廉·江恩、拉爾夫·納爾遜·艾略特、班傑明·葛拉漢等也甩了好幾條街。
華爾街是個造神的地方,從來都不缺慱奇。每個時代都有一批巨擘擎天而起,一代代的股神此起彼落,但很少有人能成為數代人的偶像。李佛摩是當代眾神的偶像,他自己也曾經有偶像。他那時的股神,對我們來說已很陌生,比如吉姆·基恩、愛迪生·傑羅姆、迪肯·懷特等等。
華爾街的朝代更迭快如白駒過隙,一批批神人崛起,轉眼又再退場。各個名字都曾獨領風騷,連洛克菲勒和摩根都要請大力相助。沒有人能永遠坐在神位,除了一個人,那就是李佛摩,他穿透了時間之牆。
李佛摩是瘋狂的。如果你和投行業打過交道,就不難理解李佛摩的生活了:他在美國和歐洲有多處豪宅,有兩艘長達90公尺的遊艇,極盛時期情人多達二十幾個,豪華舞會更是夜夜笙簫……這些景況即使現在看來也算是極度奢華了。當時的美國股市,天天有人跳樓,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人們對李佛摩的憎恨到了極點,甚至說要暗殺他。與他同時代的大師江恩雖然承認他在交易上的偉大,但也指責他「貪婪地追逐金融資本的利潤,一旦成功獲取了巨額利潤又忘乎所以,大肆揮霍」。
財富來來去去,股票此起彼落。李佛摩的偉大,不僅僅在於他的獲利,更在於他犯過的錯誤。李佛摩說:「知道不該做什麼,比知道該做什麼更要緊。」任何人進場,都不是來撿錢的,是來贏錢的;要贏錢,就必須有經驗;而每一個經驗,都必須用真金白銀來買(或者看著別人去買)。成長就是試錯,對股票商來說尤其如此。
李佛摩的成長是漫長的,他幾乎什麼都做過:他做過散戶,當過主力,做過操盤手,幹過承銷商,操縱過美國的國計民生,在股票和期貨市場做空做多都大賠大賺過……他的一生,是一份從14歲入場到63歲前後共50年經驗的總結。投機商能犯的錯誤,他都犯過了;投機商將犯的錯誤,他也都犯過了。它提出的各種規則,不是幾千元幾萬元換來的,每一則都是幾百萬美金買來的,所以比真金白銀更加有價值。
如果說葛拉漢(巴菲特的老師)是「教父」,巴菲特是「股神」,索羅斯是「股魔」,彼得·林區是「股聖」,那麼李佛摩就只能叫做「股癡」了。為什麼呢?在只有一百多年的股票歷史中,他就在股市待了半個世紀。
大部分在股市賺過錢的,後來都離開去做投資了,不管是索羅斯還是巴菲特,不管是葛拉漢還是彼得·林區。股市上沒有常勝將軍,沒有人能幾十年不敗,如果貪戰,最終必有一次大跌。和李佛摩同時代的摩根和洛克菲勒等,則開山挖油建鐵路,搞的是實業。但李佛摩從來沒有從事過投資,也沒有做過實業,他癡迷股市,不肯離開,直到63歲時的死亡才給自己的交易生涯畫上句號。據他自己說,這是因為他沒有別的營生,什麼都不會做。畢竟他只是中學畢業,書讀不多,別的也做不了。
最後要說的是譯本。喜歡讀書的人總會發現,翻譯作品很難懂。但我們從不抱怨,我們說:「人家是經典,是大師寫的,看不懂很正常!」但我發現:我看不懂只是翻譯作品,原版英文書還是很簡單的。
原本,英文書越經典就越簡單。如果它不簡單,大部分美國人看不懂,那麼它怎麼引領美國人的思潮,並成為經典呢?中文讀者讀不懂外文經典的譯作,不是因為經典難,只是譯本的問題。我不能吹噓這個版本多麼好,但我可以自信地說:這個版本比我之前讀的版本,那個兩年都高居股票圖書榜首的版本,要強一百倍。
就拿本書的第一句話來說吧:「我grammar school剛畢業就參加工作了。」針對這句話,彼得·林區說:「只要可以做五年級的數學題,你就有了基本的技能。」那很顯然,grammar school是「小學」的意思。但是市場上流通的大部分版本(包括我之前的版本),都譯作了「中學」。原來,grammar school,在英國是「中學」,但在美國卻是「小學」。第一句話就說明了譯本的優劣。
翻譯錯誤或語焉不詳,你就不知道它在說什麼,就會剝奪人們從經典中獲得真知灼見的機會。李佛摩是一個智者,現在你和他擦肩而過,和智者擦肩而過就必須得有所收穫才好,不然就像賣掉一支股票卻眼睜睜地看著它暴漲了幾百元一樣,會讓人後悔,想補倉又不敢。而這個版本和好股票又不同,不會瞬息萬變,它很有耐心,一直會等你回來,再慢條斯理地跟你講完一個半世紀的交易經歷,半個世紀的起起伏伏,一個從5塊錢本金到月入1億的故事和智慧。
他做過散戶,當過主力,做過操盤手,
幹過承銷商,操縱過美國的國計民生,
在股票和期貨市場做空做多都大賠大賺過……
他提出的實用法則,每一條都是幾百萬美金買來的,
比真金白銀更加有價值。
歷史總是在不斷重演,而華爾街比任何其他領域都更頻繁、更整齊畫一地重複歷史。當你閱讀當代史的股市興衰記錄,一定會震驚地發現,無論是股票業還是交易商,今昔差別是如此之小。遊戲沒有變,人性也沒有變。
──傑西.李佛摩
記述20世紀初期最偉大的股票和期貨投機人傑西.李佛摩(Jesse L. Livermore)生平事蹟
作者描寫李佛摩操作生涯的成敗起落,以及他如何在金融市場上進行壟斷、軋空和面對市場崩盤及繁榮的經驗。
《市場天才》的作者傑克.施瓦格(Jack D. Schwager)曾說:
「在對當代30位傑出證券交易員的採訪中,我向他們提出同一個問題:
哪一本書對證券交易員最有啟發?迄今為止,獨占書單榜首的是《史上最強股票大作手操盤聖經》。」
國立政治大學風險與保險研究中心主任/謝明華教授 誠摯推薦
前言
百年美股第一人:他把巴菲特和葛拉漢比下去
傑西·李佛摩(Jesse L. Livermore),美國金融投機老手,1877年生於麻薩諸塞州農村。因父親逼他繼承家業,使他憤而離家出走,14歲還沒上高中就進場了。
他從5塊錢開始做起,四十年後一筆交易淨賺1億美金,可以說曠古絕今、無人可及。也確實如此,《紐約時報》在1999年做了一次票選,他當選為「百年美股第一人」,把正當時的巴菲特、索羅斯、彼得·林區遠遠地甩在後邊,把作古的威廉·江恩、拉爾夫·納爾遜·艾略特、班傑明·葛拉漢等也甩了好幾條街。
華爾街是個造神的地方,從來都不缺慱奇。每個時代都有一批巨擘擎天而起,一代代的股神此起彼落,但很少有人能成為數代人的偶像。李佛摩是當代眾神的偶像,他自己也曾經有偶像。他那時的股神,對我們來說已很陌生,比如吉姆·基恩、愛迪生·傑羅姆、迪肯·懷特等等。
華爾街的朝代更迭快如白駒過隙,一批批神人崛起,轉眼又再退場。各個名字都曾獨領風騷,連洛克菲勒和摩根都要請大力相助。沒有人能永遠坐在神位,除了一個人,那就是李佛摩,他穿透了時間之牆。
李佛摩是瘋狂的。如果你和投行業打過交道,就不難理解李佛摩的生活了:他在美國和歐洲有多處豪宅,有兩艘長達90公尺的遊艇,極盛時期情人多達二十幾個,豪華舞會更是夜夜笙簫……這些景況即使現在看來也算是極度奢華了。當時的美國股市,天天有人跳樓,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人們對李佛摩的憎恨到了極點,甚至說要暗殺他。與他同時代的大師江恩雖然承認他在交易上的偉大,但也指責他「貪婪地追逐金融資本的利潤,一旦成功獲取了巨額利潤又忘乎所以,大肆揮霍」。
財富來來去去,股票此起彼落。李佛摩的偉大,不僅僅在於他的獲利,更在於他犯過的錯誤。李佛摩說:「知道不該做什麼,比知道該做什麼更要緊。」任何人進場,都不是來撿錢的,是來贏錢的;要贏錢,就必須有經驗;而每一個經驗,都必須用真金白銀來買(或者看著別人去買)。成長就是試錯,對股票商來說尤其如此。
李佛摩的成長是漫長的,他幾乎什麼都做過:他做過散戶,當過主力,做過操盤手,幹過承銷商,操縱過美國的國計民生,在股票和期貨市場做空做多都大賠大賺過……他的一生,是一份從14歲入場到63歲前後共50年經驗的總結。投機商能犯的錯誤,他都犯過了;投機商將犯的錯誤,他也都犯過了。它提出的各種規則,不是幾千元幾萬元換來的,每一則都是幾百萬美金買來的,所以比真金白銀更加有價值。
如果說葛拉漢(巴菲特的老師)是「教父」,巴菲特是「股神」,索羅斯是「股魔」,彼得·林區是「股聖」,那麼李佛摩就只能叫做「股癡」了。為什麼呢?在只有一百多年的股票歷史中,他就在股市待了半個世紀。
大部分在股市賺過錢的,後來都離開去做投資了,不管是索羅斯還是巴菲特,不管是葛拉漢還是彼得·林區。股市上沒有常勝將軍,沒有人能幾十年不敗,如果貪戰,最終必有一次大跌。和李佛摩同時代的摩根和洛克菲勒等,則開山挖油建鐵路,搞的是實業。但李佛摩從來沒有從事過投資,也沒有做過實業,他癡迷股市,不肯離開,直到63歲時的死亡才給自己的交易生涯畫上句號。據他自己說,這是因為他沒有別的營生,什麼都不會做。畢竟他只是中學畢業,書讀不多,別的也做不了。
最後要說的是譯本。喜歡讀書的人總會發現,翻譯作品很難懂。但我們從不抱怨,我們說:「人家是經典,是大師寫的,看不懂很正常!」但我發現:我看不懂只是翻譯作品,原版英文書還是很簡單的。
原本,英文書越經典就越簡單。如果它不簡單,大部分美國人看不懂,那麼它怎麼引領美國人的思潮,並成為經典呢?中文讀者讀不懂外文經典的譯作,不是因為經典難,只是譯本的問題。我不能吹噓這個版本多麼好,但我可以自信地說:這個版本比我之前讀的版本,那個兩年都高居股票圖書榜首的版本,要強一百倍。
就拿本書的第一句話來說吧:「我grammar school剛畢業就參加工作了。」針對這句話,彼得·林區說:「只要可以做五年級的數學題,你就有了基本的技能。」那很顯然,grammar school是「小學」的意思。但是市場上流通的大部分版本(包括我之前的版本),都譯作了「中學」。原來,grammar school,在英國是「中學」,但在美國卻是「小學」。第一句話就說明了譯本的優劣。
翻譯錯誤或語焉不詳,你就不知道它在說什麼,就會剝奪人們從經典中獲得真知灼見的機會。李佛摩是一個智者,現在你和他擦肩而過,和智者擦肩而過就必須得有所收穫才好,不然就像賣掉一支股票卻眼睜睜地看著它暴漲了幾百元一樣,會讓人後悔,想補倉又不敢。而這個版本和好股票又不同,不會瞬息萬變,它很有耐心,一直會等你回來,再慢條斯理地跟你講完一個半世紀的交易經歷,半個世紀的起起伏伏,一個從5塊錢本金到月入1億的故事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