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雨果獎最佳中篇小說
「地海六部曲」作者勒瑰恩,獻給理想國度之作
為了重建人類的新伊甸,我們得毀滅你的家園
所有土地,有待開墾。
非我族類,必須馴化。
你的存在,是為了讓我征服。
一旦學會砍一棵樹,就會想除盡整片森林……
戴維森上尉來到新大溪地,在這片「外星森林」,他的目標相當明確:取得地球上已經匱乏的資源──木材。阻礙他的,除了有顧及道德、謹守規範的科學博士,還有在這個星球上的原生居民,他稱之為「綠皮」的物種。
他要以最快的速度奪取森林,奴役綠皮,完成他人類的美夢。
***
人類到來後,賽伏的星球不再是淨土。在他的族語中,「森林」等同於「世界」。森林被無情砍伐,就像世界末日。
他的族群向來主張和平,然而,殺戮的念頭像是突變在他體內滋長。他直接挑戰了戴維森的權威,讓對方知道「綠皮」並非低人一等,如今他的族人面臨被報復滅絕的危機。
跟人類不同,賽伏擁有做夢的能力,能藉著夢境得到指引。他的夢,有辦法化解史無前例的暴力嗎?還是一旦習得殺戮,便再也無法回頭?
《世界的詞彙是森林》出版於勒瑰恩的知名科幻作品《黑暗的左手》、《一無所有》之間。呈現作者長期關懷的議題:反殖民、反霸權。時值越戰,面對「人殺人」的痛苦與質疑,都是書寫的契機。勒瑰恩也自陳,人類以經濟為由,無止境剝削大自然,讓她懷著迫切的心情寫下這個故事。
本書特色
●勒瑰恩回應時代最為迫切的一本小說,呈現作者對於人文生態的關懷,書迷必收
●若曾感動於《黑暗的左手》、《一無所有》不同行星的建構,各異人種的交流、理解或不理解,《世界的詞彙是森林》是一塊必須收集的寶貴拼圖
●以精煉篇幅,理解作者的核心理念
●只要還有戰爭、掠奪的一天,勒瑰恩的故事永不過時
各界推薦
導讀● 邱常婷(小說家)、劉芷妤(小說家)
聯合推薦● 宅宅軍團長(藝文推廣VTuber)、林欣安(芋圓台語字典開發人)、林浩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洪廣冀(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副教授)、徐振輔(作家)
勒瑰恩以淡然的文字,具體而微地從各個面向呈現給我們人類的反義詞諸相,宛如愛斯熙人語言裡的另一種意思,可又不僅僅只有相反的意思。說到底,人類的反義詞究竟為何?那是神,是死亡,是殺人不眨眼的魔頭,是異族、野獸,或者人類的反義詞,就是人類本身?──邱常婷
在勒瑰恩創造的無數美好故事中,(《世界的詞彙是森林》)無疑是不那麼道家,也不那麼哲學的,它確實不是多數人所熟悉與熱愛的那種勒瑰恩作品,但我很不樂意因此判斷這個故事不夠好,因為它肩負的任務並非我們習慣要求文學作品的含蓄、隱晦或幽微,而是鏗鏘有力地回應時代。──劉芷妤
勒瑰恩以靜謐、容易理解的句子,描繪那些自覺正被社會中的巨大暴力──技術、政治、經濟──撕裂的人們,以及那些為了保持完整而勇敢奮鬥的人。──《紐約時報》書評
如同所有偉大的小說家,勒瑰恩建構了一個想像中的世界,使我們的心靈得到安慰,並讓我們重新回歸自己的世界。──《波士頓環球報》
讀者好評
●「勒瑰恩作品中的情感、智慧和真理的深度,讓我在讀後仍感到震驚。從很多方面來說,這是我讀過她的書中最殘酷的一本,但字裡行間仍然充滿了駭人的美麗,作者也為我們留下了一些希望。」
●「她的小說總是發人深省,以有限的篇幅讓讀者深感震撼……知道這本書是在越戰寫成的,更能理解這些問題是如何在作者腦海中迴蕩,並影響了故事的基調。」
●「勒瑰恩讓每個文字擲地有聲。」
●「勒瑰恩是一位出色的科幻作家。如果你尋找的是太空歌劇或『硬科幻』類型,她的作品可能不太適合你。她專精於我喜歡稱之為『人類學科幻』的領域。」
●「簡單,卻很能衝擊人心。」
「地海六部曲」作者勒瑰恩,獻給理想國度之作
為了重建人類的新伊甸,我們得毀滅你的家園
所有土地,有待開墾。
非我族類,必須馴化。
你的存在,是為了讓我征服。
一旦學會砍一棵樹,就會想除盡整片森林……
戴維森上尉來到新大溪地,在這片「外星森林」,他的目標相當明確:取得地球上已經匱乏的資源──木材。阻礙他的,除了有顧及道德、謹守規範的科學博士,還有在這個星球上的原生居民,他稱之為「綠皮」的物種。
他要以最快的速度奪取森林,奴役綠皮,完成他人類的美夢。
***
人類到來後,賽伏的星球不再是淨土。在他的族語中,「森林」等同於「世界」。森林被無情砍伐,就像世界末日。
他的族群向來主張和平,然而,殺戮的念頭像是突變在他體內滋長。他直接挑戰了戴維森的權威,讓對方知道「綠皮」並非低人一等,如今他的族人面臨被報復滅絕的危機。
跟人類不同,賽伏擁有做夢的能力,能藉著夢境得到指引。他的夢,有辦法化解史無前例的暴力嗎?還是一旦習得殺戮,便再也無法回頭?
《世界的詞彙是森林》出版於勒瑰恩的知名科幻作品《黑暗的左手》、《一無所有》之間。呈現作者長期關懷的議題:反殖民、反霸權。時值越戰,面對「人殺人」的痛苦與質疑,都是書寫的契機。勒瑰恩也自陳,人類以經濟為由,無止境剝削大自然,讓她懷著迫切的心情寫下這個故事。
本書特色
●勒瑰恩回應時代最為迫切的一本小說,呈現作者對於人文生態的關懷,書迷必收
●若曾感動於《黑暗的左手》、《一無所有》不同行星的建構,各異人種的交流、理解或不理解,《世界的詞彙是森林》是一塊必須收集的寶貴拼圖
●以精煉篇幅,理解作者的核心理念
●只要還有戰爭、掠奪的一天,勒瑰恩的故事永不過時
各界推薦
導讀● 邱常婷(小說家)、劉芷妤(小說家)
聯合推薦● 宅宅軍團長(藝文推廣VTuber)、林欣安(芋圓台語字典開發人)、林浩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洪廣冀(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副教授)、徐振輔(作家)
勒瑰恩以淡然的文字,具體而微地從各個面向呈現給我們人類的反義詞諸相,宛如愛斯熙人語言裡的另一種意思,可又不僅僅只有相反的意思。說到底,人類的反義詞究竟為何?那是神,是死亡,是殺人不眨眼的魔頭,是異族、野獸,或者人類的反義詞,就是人類本身?──邱常婷
在勒瑰恩創造的無數美好故事中,(《世界的詞彙是森林》)無疑是不那麼道家,也不那麼哲學的,它確實不是多數人所熟悉與熱愛的那種勒瑰恩作品,但我很不樂意因此判斷這個故事不夠好,因為它肩負的任務並非我們習慣要求文學作品的含蓄、隱晦或幽微,而是鏗鏘有力地回應時代。──劉芷妤
勒瑰恩以靜謐、容易理解的句子,描繪那些自覺正被社會中的巨大暴力──技術、政治、經濟──撕裂的人們,以及那些為了保持完整而勇敢奮鬥的人。──《紐約時報》書評
如同所有偉大的小說家,勒瑰恩建構了一個想像中的世界,使我們的心靈得到安慰,並讓我們重新回歸自己的世界。──《波士頓環球報》
讀者好評
●「勒瑰恩作品中的情感、智慧和真理的深度,讓我在讀後仍感到震驚。從很多方面來說,這是我讀過她的書中最殘酷的一本,但字裡行間仍然充滿了駭人的美麗,作者也為我們留下了一些希望。」
●「她的小說總是發人深省,以有限的篇幅讓讀者深感震撼……知道這本書是在越戰寫成的,更能理解這些問題是如何在作者腦海中迴蕩,並影響了故事的基調。」
●「勒瑰恩讓每個文字擲地有聲。」
●「勒瑰恩是一位出色的科幻作家。如果你尋找的是太空歌劇或『硬科幻』類型,她的作品可能不太適合你。她專精於我喜歡稱之為『人類學科幻』的領域。」
●「簡單,卻很能衝擊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