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繼續著,但為什麼?──吳爾芙最顛峰的代表作
「未來可能會有一種小說,我們幾乎不知何以名之。」──吳爾芙
繁體中文版獨家收錄親族照片與醞釀經典的吳爾芙日記 名作誕生的時時刻刻
從《出航》、《燈塔行》 吳爾芙「海的書寫」系列最終章
作家、資深劇場人 魏瑛娟──導讀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講師 李信瑩──解說
「與其說這是一部小說,不如說這是一場多聲部的內在獨白展演,不僅崩毀了小說形式的刻板想像,也拓開了獨白創作的可能邊界,看似封閉純淨,但又大開大闔波濤壯闊。全書由六個角色的輪流獨白構成,陳述的方式統一穩定,內容卻時空自由事件迻邐,全然不受拘限,彷彿看見六個角色坐在舞台上,交叉吐出詞語「說」出一個世界,戲劇動作是靜態的甚至是單調的,但言說出的世界,湧動立體意象瑰麗,這本小說是可以直接拿來演出的,我邊讀邊想。」
吳爾芙出生前,其兄托比因誤診病逝,於是終其一生,吳爾芙都活在其鬼魂的陰影裡。一九二六年,她首度在日記裡試圖「驅魔」,寫下「當我們身不在那裡但依舊存在的事物」這樣一本書的念頭,隨後她將這個想法最早實現於《燈塔行》。而在《海浪》,這個想法推到了最極盡。
六個人物,同時存在也同時缺席於現場──吳爾芙最巔峰、最終極的作品。也是她最被低估的人類憂鬱經驗書寫。
吳爾芙賜給了我們靈魂的一生。
──約翰.雷門(吳爾芙傳記《吳爾芙》作者、吳爾芙夫婦於霍加斯出版社的同事)
《海浪》也許是吳爾芙作品中結構最形式化,敘事本身全然內心化的一部作品。《海浪》透過六個人物不斷的獨白,不斷的獨白,不斷的獨白……呈現九個如散文亦如故事的段落。六個人物用自己描述性的「標籤」或主題曲,在全書中持續地變奏:人物在長大的過程中,漸漸發展出歧異性。隨著死亡和失落陰影的籠罩,漸漸明瞭某些野心和夢想將永遠不會實現,感受到日益年老所帶來的失意悵然。
哥哥托比死後,吳爾芙終其一生活在其幽魂裡。一九二六年,吳爾芙首度在日記裡提及打算寫一本有關「當我們不在那裡而依舊存在的事物」的書,為她自己的靈魂跳一場驅魔舞。一九二九年九月開始動筆的《海浪》,就是這場極致創作的開端……一部沒人看過的小說,一種首度降臨於世的文學類型,她如此堅決,畢竟「怎能允許任何不是詩的文體成為文學」?
太陽尚未升起。
太陽升得更高。
太陽升起。
太陽,升起。
太陽現在升到最高處。
太陽不再站在天空中央。
太陽現在已於天際沉得更低。
太陽在下沉。
現在太陽已經落下。
小說裡有六個人的獨白,也有眾聲齊鳴的九段故事。
有日出、日落,有一天,也有一年。
所有事物的背景都是海浪。
它是吳爾芙決心發明的全新敘事風格──
一種包含了所有元素的飽和文體。
而太陽自海邊的花園升起,在結尾時落下,所有事物背後都是海浪。這些固定出現、純描述的意象插曲,分隔了故事的段落,也是書中唯一的客觀性,其他盡是無休止的內心的獨白。因所有寫實主義的花招盡被丟棄,使其更像是古典戲劇而非小說。
「未來可能會有一種小說,我們幾乎不知何以名之。」──吳爾芙
繁體中文版獨家收錄親族照片與醞釀經典的吳爾芙日記 名作誕生的時時刻刻
從《出航》、《燈塔行》 吳爾芙「海的書寫」系列最終章
作家、資深劇場人 魏瑛娟──導讀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講師 李信瑩──解說
「與其說這是一部小說,不如說這是一場多聲部的內在獨白展演,不僅崩毀了小說形式的刻板想像,也拓開了獨白創作的可能邊界,看似封閉純淨,但又大開大闔波濤壯闊。全書由六個角色的輪流獨白構成,陳述的方式統一穩定,內容卻時空自由事件迻邐,全然不受拘限,彷彿看見六個角色坐在舞台上,交叉吐出詞語「說」出一個世界,戲劇動作是靜態的甚至是單調的,但言說出的世界,湧動立體意象瑰麗,這本小說是可以直接拿來演出的,我邊讀邊想。」
吳爾芙出生前,其兄托比因誤診病逝,於是終其一生,吳爾芙都活在其鬼魂的陰影裡。一九二六年,她首度在日記裡試圖「驅魔」,寫下「當我們身不在那裡但依舊存在的事物」這樣一本書的念頭,隨後她將這個想法最早實現於《燈塔行》。而在《海浪》,這個想法推到了最極盡。
六個人物,同時存在也同時缺席於現場──吳爾芙最巔峰、最終極的作品。也是她最被低估的人類憂鬱經驗書寫。
吳爾芙賜給了我們靈魂的一生。
──約翰.雷門(吳爾芙傳記《吳爾芙》作者、吳爾芙夫婦於霍加斯出版社的同事)
《海浪》也許是吳爾芙作品中結構最形式化,敘事本身全然內心化的一部作品。《海浪》透過六個人物不斷的獨白,不斷的獨白,不斷的獨白……呈現九個如散文亦如故事的段落。六個人物用自己描述性的「標籤」或主題曲,在全書中持續地變奏:人物在長大的過程中,漸漸發展出歧異性。隨著死亡和失落陰影的籠罩,漸漸明瞭某些野心和夢想將永遠不會實現,感受到日益年老所帶來的失意悵然。
哥哥托比死後,吳爾芙終其一生活在其幽魂裡。一九二六年,吳爾芙首度在日記裡提及打算寫一本有關「當我們不在那裡而依舊存在的事物」的書,為她自己的靈魂跳一場驅魔舞。一九二九年九月開始動筆的《海浪》,就是這場極致創作的開端……一部沒人看過的小說,一種首度降臨於世的文學類型,她如此堅決,畢竟「怎能允許任何不是詩的文體成為文學」?
太陽尚未升起。
太陽升得更高。
太陽升起。
太陽,升起。
太陽現在升到最高處。
太陽不再站在天空中央。
太陽現在已於天際沉得更低。
太陽在下沉。
現在太陽已經落下。
小說裡有六個人的獨白,也有眾聲齊鳴的九段故事。
有日出、日落,有一天,也有一年。
所有事物的背景都是海浪。
它是吳爾芙決心發明的全新敘事風格──
一種包含了所有元素的飽和文體。
而太陽自海邊的花園升起,在結尾時落下,所有事物背後都是海浪。這些固定出現、純描述的意象插曲,分隔了故事的段落,也是書中唯一的客觀性,其他盡是無休止的內心的獨白。因所有寫實主義的花招盡被丟棄,使其更像是古典戲劇而非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