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讀了葛亮的《小山河》,讀罷感嘆:沒想到這位青年作家的文字如此老道,如此精美,如此不同凡響。全書語言所蘊含的詩意與美感,讓我回到古代與近代典雅肅穆的文筆氛圍中。倘若不是作者擁有特別文化底蘊與文學才華,是絕難寫出這樣脫俗的文字的。──劉再復
小說家葛亮,出身於六朝古都南京,祖父是藝術家葛康俞,太舅公是陳獨秀,鄧稼先則是表叔公,得天獨厚的家族底氣,傳承民國初年濃厚的人文風情,下筆從容,敘事溫厚,細膩典雅,為同輩作家中少見。此為葛亮首部散文集,全書四輯可合稱為「人行世間的光景」,有個人的成長與行走軌跡、對於舊時代及人文掌故的追述、閱讀寫作的心得、觀看電影的體會、觀照生活的種種感悟。寫故城南京、工作求學的香港文化風土,以一雙少年的眼睛去觀看久違的人與事,找尋生活裡最動人肺腑的人之常情。
葛亮從生活、行旅中觀察每座城市的人文風情,六朝煙水氣的南京、中西合璧混搭的香港、新闊的深圳、寥落的河內,「他城」與「我城」互視,異鄉人看故鄉事,讓每座城市的「氣性」鮮活出跳。對於日常、掌故更是入眼入心,談歷史造就南京人的「蘿蔔」性格,《紅樓夢》裡地道老南京腔的遺跡,從海外遇老鄉看民間巫術「問米」、「打小人」,雪暴裡吟唱的藏女、故鄉泥人師傅,兩人對生活的執念,皆是遊走民間的英雄。
民國是個好時代,葛亮以字代畫,工筆描繪一幅色藝皆美的民國百藝圖。鴛鴦蝴蝶派、朱自清、錢鍾書、魯迅、葉靈鳳、蕭紅……其人其事,躍然出紙;談吃則論引周作人吃「苦」要「閒」的隱逸氣息,陸文夫則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民初服裝則少不了戀衣狂張愛玲所寫〈更衣記〉,淺談中國因人製衣傳統,看中西文化對時裝定位的差異性。另博覽西洋文學,從譯本中領略「入鄉隨俗」轉譯之美感,或由中外傳記中習得「生活」微末處最能體現時代與城市變遷。從香港電影《華樣年華》、中國電影《茉莉花開》可嗅出兩地對老上海既定印象的歧異與轉變。
生活空間的轉換,反而有躬身返照的機會,對城市的刻畫更能細膩入心,往昔因熟悉而忽略的人文掌故,也能重新自血脈中提煉顯形。葛亮常年浸濡民國文化,文字帶有時代的溫度與風雅,底蘊豐厚,學問自在流淌,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使人領略到慢閱讀的靜謐,以及往昔時光的美好與悠長。
小說家葛亮,出身於六朝古都南京,祖父是藝術家葛康俞,太舅公是陳獨秀,鄧稼先則是表叔公,得天獨厚的家族底氣,傳承民國初年濃厚的人文風情,下筆從容,敘事溫厚,細膩典雅,為同輩作家中少見。此為葛亮首部散文集,全書四輯可合稱為「人行世間的光景」,有個人的成長與行走軌跡、對於舊時代及人文掌故的追述、閱讀寫作的心得、觀看電影的體會、觀照生活的種種感悟。寫故城南京、工作求學的香港文化風土,以一雙少年的眼睛去觀看久違的人與事,找尋生活裡最動人肺腑的人之常情。
葛亮從生活、行旅中觀察每座城市的人文風情,六朝煙水氣的南京、中西合璧混搭的香港、新闊的深圳、寥落的河內,「他城」與「我城」互視,異鄉人看故鄉事,讓每座城市的「氣性」鮮活出跳。對於日常、掌故更是入眼入心,談歷史造就南京人的「蘿蔔」性格,《紅樓夢》裡地道老南京腔的遺跡,從海外遇老鄉看民間巫術「問米」、「打小人」,雪暴裡吟唱的藏女、故鄉泥人師傅,兩人對生活的執念,皆是遊走民間的英雄。
民國是個好時代,葛亮以字代畫,工筆描繪一幅色藝皆美的民國百藝圖。鴛鴦蝴蝶派、朱自清、錢鍾書、魯迅、葉靈鳳、蕭紅……其人其事,躍然出紙;談吃則論引周作人吃「苦」要「閒」的隱逸氣息,陸文夫則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民初服裝則少不了戀衣狂張愛玲所寫〈更衣記〉,淺談中國因人製衣傳統,看中西文化對時裝定位的差異性。另博覽西洋文學,從譯本中領略「入鄉隨俗」轉譯之美感,或由中外傳記中習得「生活」微末處最能體現時代與城市變遷。從香港電影《華樣年華》、中國電影《茉莉花開》可嗅出兩地對老上海既定印象的歧異與轉變。
生活空間的轉換,反而有躬身返照的機會,對城市的刻畫更能細膩入心,往昔因熟悉而忽略的人文掌故,也能重新自血脈中提煉顯形。葛亮常年浸濡民國文化,文字帶有時代的溫度與風雅,底蘊豐厚,學問自在流淌,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使人領略到慢閱讀的靜謐,以及往昔時光的美好與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