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奇幻浪漫小說《孟婆傳奇》作者李莎最新代表作
有時,再續前緣並非是好事,
那些在時光裡停留的美好,
只適合在時光裡持續沉澱。
專文推薦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 蘇牧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 毛利華
【自序】迴圈反覆無窮已,今生長短同一規
人人都怪罪亞馬遜熱帶雨林的那隻蝴蝶,怪牠無意煽動了翅膀,才引起了美國德克薩斯州的龍捲風。
可《周易.繫辭下》裡寫:「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唐朝詩人羅隱在《樂府雜曲.鼓吹曲辭.芳樹》裡又寫:「春夏作頭,秋冬為尾,循環反覆無窮已,今生長短同一軌。」
很多回到過去科幻題材的電影,總是向我們用嚴絲合縫的邏輯展示,哪怕主角知道所有始末,妄圖在過去某個關鍵事件節點更改未來走向,但如同水中撈月,鏡中拈花,總是徒勞。
是命定,也是人定。
一件事情在最初,總是混沌模樣,但已經內核完全、胚子初露,後來事態的發展,也只是在此基礎、此軌跡上的滾雪球罷了。可是可惜總是有些人秉承著「一命二運」,於是認定人定勝天,哪怕借助外
力。這便是我創作《降魔人幽池》的初衷,想要以故事為載體,揭示一二道理。
理智都告訴每個人,孟子曾說過:「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人不能既要又要。
可是我們追根溯源,倒推回去,在這些人殊路同歸、雙手空空的結局前,在他們經歷本可能沒有的劫難前,在命運或許未見得對他們如此不公前,他們是不是放任了自己沸反盈天的心魔,得寸進尺地想要
去填補、去染指自己不該豐盈的完整。他們不是夠傻、夠痴,而是想得太多,要得太貪。因為貪,所以有了痴想,有了饞妄,有了心魔,竟以為那些本不可得的事物,能輕而易舉觸手可及。
這樣的人,我在現實中見過太多太多,一切的不幸都只源於他們的執迷,他們放任自己的心魔。心魔滋生,深陷其中的人,寧願要走火入魔,也不願立地成佛,寧願追逐漚珠槿豔的泡沫,擁有露水短暫易
逝的快樂,握住搖搖晃晃快要破掉的氣球,也不願就此沉沒,哪怕最終只能留下一個下落不明的結果。
於是,比起單純粉飾自己,跌盪進流沙一般的假像,澎湃著海市蜃樓的幻覺的人,我更心疼那些明知「所有命運給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知其不可為卻偏偏為之的人。
他們知曉問題所在,結局昭然若揭,卻無法自拔,做困頓之獸,做亡命之徒。祈求上天能垂憐,如憐憫罪人,讓自己僅憑一己之力逆天改命,卻只能反覆著當初的反覆,發生著曾經的發生,放逐著自我欺
瞞,清醒地看著自己再一次沉淪、沉淪,沉淪到更深暗的地方,彷彿飛蛾撲火,無邊墜落,再悉數燃盡。
被命運凝視,被把玩,執取終成空。
人生在世,不過「欲望」二字,有灼灼野心是好事;想踮起腳尖去擁有,是好事;想追逐心中執念,是好事;想要求得圓滿,也是好事。可是比起伶俜倥傯、雙手空空,不如早早端正自己的心態,馴服脫
韁的心魔,選擇自我救贖,而不是自我無畏的、無腦的放縱。
俗話從來不是說,有多大野心就去做多大事,都只是說,有多大容器,便只能盛多少水,多大的碗,便只添多少的飯。
野心、貪欲、執迷、饞望,這些太過寬泛、太大、太無邊際,可能是生命並不能承受其重。與其苦苦追尋自己生命所不能擁有之物,最終再鮮血淋淋地回首直視潦倒淒慘的人生,倒不如理智、坦然地接
受,接受自己人生的不完美,接受寤寐求之,卻求之不得,接受自己的不堪、中庸、普通,接受自己也只是芸芸眾生中不出挑、不意外的一個,接受自己削尖了腦袋、下巴都無法擁有,接受自己的眼前和
當下。
學會放下和接受,如此簡單,卻也如此之難。
可能嘗試著去說再見,會聲音哽咽;可能嘗試著走開,但是會步覆蹣跚,可能嘗試著放棄,還是會苦苦想著所想之物。可能很明顯,沒有它,就快要崩潰。
但是就像人人都喜歡花,所以才會採擷下來,擁有它幾日的春光和爛漫,可就像我在另一本書《開元霓裳樓.風時序》裡寫的,阿史那連那在面對著心儀的若桑姑娘那樣憐惜地喃聲道,「看來……該長在樹上
花開不敗的,就不該讓它隨風而落啊!」喜歡花,不見得就要擁有,可能讓它們繼續長在枝頭,反而我們能欣賞得更久一些。喜歡之物,也不見得就要掌握在手中,才能讓人心生歡喜。
勿施於人,以己之欲。因為世界之大,人間物色,芸芸眾生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路,各有各的歸宿。說到底,我們能做的,也只能是做好自己一人之事罷了。
有時,再續前緣並非是好事,
那些在時光裡停留的美好,
只適合在時光裡持續沉澱。
專文推薦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 蘇牧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 毛利華
【自序】迴圈反覆無窮已,今生長短同一規
人人都怪罪亞馬遜熱帶雨林的那隻蝴蝶,怪牠無意煽動了翅膀,才引起了美國德克薩斯州的龍捲風。
可《周易.繫辭下》裡寫:「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唐朝詩人羅隱在《樂府雜曲.鼓吹曲辭.芳樹》裡又寫:「春夏作頭,秋冬為尾,循環反覆無窮已,今生長短同一軌。」
很多回到過去科幻題材的電影,總是向我們用嚴絲合縫的邏輯展示,哪怕主角知道所有始末,妄圖在過去某個關鍵事件節點更改未來走向,但如同水中撈月,鏡中拈花,總是徒勞。
是命定,也是人定。
一件事情在最初,總是混沌模樣,但已經內核完全、胚子初露,後來事態的發展,也只是在此基礎、此軌跡上的滾雪球罷了。可是可惜總是有些人秉承著「一命二運」,於是認定人定勝天,哪怕借助外
力。這便是我創作《降魔人幽池》的初衷,想要以故事為載體,揭示一二道理。
理智都告訴每個人,孟子曾說過:「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人不能既要又要。
可是我們追根溯源,倒推回去,在這些人殊路同歸、雙手空空的結局前,在他們經歷本可能沒有的劫難前,在命運或許未見得對他們如此不公前,他們是不是放任了自己沸反盈天的心魔,得寸進尺地想要
去填補、去染指自己不該豐盈的完整。他們不是夠傻、夠痴,而是想得太多,要得太貪。因為貪,所以有了痴想,有了饞妄,有了心魔,竟以為那些本不可得的事物,能輕而易舉觸手可及。
這樣的人,我在現實中見過太多太多,一切的不幸都只源於他們的執迷,他們放任自己的心魔。心魔滋生,深陷其中的人,寧願要走火入魔,也不願立地成佛,寧願追逐漚珠槿豔的泡沫,擁有露水短暫易
逝的快樂,握住搖搖晃晃快要破掉的氣球,也不願就此沉沒,哪怕最終只能留下一個下落不明的結果。
於是,比起單純粉飾自己,跌盪進流沙一般的假像,澎湃著海市蜃樓的幻覺的人,我更心疼那些明知「所有命運給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知其不可為卻偏偏為之的人。
他們知曉問題所在,結局昭然若揭,卻無法自拔,做困頓之獸,做亡命之徒。祈求上天能垂憐,如憐憫罪人,讓自己僅憑一己之力逆天改命,卻只能反覆著當初的反覆,發生著曾經的發生,放逐著自我欺
瞞,清醒地看著自己再一次沉淪、沉淪,沉淪到更深暗的地方,彷彿飛蛾撲火,無邊墜落,再悉數燃盡。
被命運凝視,被把玩,執取終成空。
人生在世,不過「欲望」二字,有灼灼野心是好事;想踮起腳尖去擁有,是好事;想追逐心中執念,是好事;想要求得圓滿,也是好事。可是比起伶俜倥傯、雙手空空,不如早早端正自己的心態,馴服脫
韁的心魔,選擇自我救贖,而不是自我無畏的、無腦的放縱。
俗話從來不是說,有多大野心就去做多大事,都只是說,有多大容器,便只能盛多少水,多大的碗,便只添多少的飯。
野心、貪欲、執迷、饞望,這些太過寬泛、太大、太無邊際,可能是生命並不能承受其重。與其苦苦追尋自己生命所不能擁有之物,最終再鮮血淋淋地回首直視潦倒淒慘的人生,倒不如理智、坦然地接
受,接受自己人生的不完美,接受寤寐求之,卻求之不得,接受自己的不堪、中庸、普通,接受自己也只是芸芸眾生中不出挑、不意外的一個,接受自己削尖了腦袋、下巴都無法擁有,接受自己的眼前和
當下。
學會放下和接受,如此簡單,卻也如此之難。
可能嘗試著去說再見,會聲音哽咽;可能嘗試著走開,但是會步覆蹣跚,可能嘗試著放棄,還是會苦苦想著所想之物。可能很明顯,沒有它,就快要崩潰。
但是就像人人都喜歡花,所以才會採擷下來,擁有它幾日的春光和爛漫,可就像我在另一本書《開元霓裳樓.風時序》裡寫的,阿史那連那在面對著心儀的若桑姑娘那樣憐惜地喃聲道,「看來……該長在樹上
花開不敗的,就不該讓它隨風而落啊!」喜歡花,不見得就要擁有,可能讓它們繼續長在枝頭,反而我們能欣賞得更久一些。喜歡之物,也不見得就要掌握在手中,才能讓人心生歡喜。
勿施於人,以己之欲。因為世界之大,人間物色,芸芸眾生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路,各有各的歸宿。說到底,我們能做的,也只能是做好自己一人之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