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風編輯書評:
讓哀悼本身成為一種生活
--全面解讀以巴衝突《一個猶太人的反省》
(本文作者:采風編輯)
7月26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走訪白宮,美國敦促以色列接受停火協議未果,取而代之的是不斷增加的加沙兒童及平民的大量死亡,國際社會表示失望。
而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白宮門前,本人也親眼目睹了大批的巴勒斯坦支持者與和平組織舉行的大規模的抗議活動,大量媒體人員進行了現場報道,抗議活動中,抗議人員把十幾桶紅色染料倒向地面,代表着被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狂轟濫炸導致大批無辜兒童死亡的鮮血。場面令人震撼,更是發人深省。
猶太民族經歷了兩千多年的風雨漂泊,最終將家安置在了耶路撒冷這塊應許之地,以色列人口在世界60億人口中僅佔1千4百萬。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和阿拉伯世界的衝突不斷,土地和莊園,生存和發展,宗教和歷史,二戰大屠殺留下的精神烙印,如今的以色列人不再是災難深重的受害者,國力的強盛,在中東扮演着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另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以色列的領土已經擴張至臺拉維夫延伸到約旦河包括三百萬巴勒斯坦人的城鎮,以巴衝突連綿不斷,恐怖暴力事件每天都在發生,和平談判遙遙無期,中東局勢走向何方?
由美國猶太裔美籍學者馬克‧莫里斯 (Marc H. Ellis)《一個猶太人的反省》全面探討和解讀了以上的問題。目前正值巴以衝突進入到白熱化階段,作者以猶太知識分子的身份,對猶太曆史和文化以及身份認同做了全新的反思和論述。
作者認爲,大屠殺是猶太人歷史中的苦難記憶,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無可比擬的,只有大屠殺的後代才能夠體會刻骨之痛。然而,大屠殺也是也是猶太人生活的避風港,這和之後以色列的建國以及不斷的擴張有着息息相關的命運。
但作者也提出警告,當猶太人利用大屠殺的教訓來壓迫其他民族時,大屠殺的意義就會被矮化。
在作者看來,當一個無辜受害者的民族成爲靠着武裝直升機和火箭攻擊巴勒斯坦的平民,儼然就成爲了加害者。
作者切身感到,作爲以色列國土之外的以色列人在提出異議的問題時,總會遭到奚落甚至攻擊,批評異議人士“這些說着同樣語言的人”只會助長巴勒斯坦人的仇恨以及帶來負面效應。因此,在以色列民族主義和右派圈子主導的眼裏,以色列人是無辜善良的,對巴勒斯坦採取的所有行動都是以色列以牙還牙,以恐反恐的正當報復行爲。但在作者看來,今天以色列隨着國家勢力的擴張以及美國猶太精英勢力的急劇膨脹,全世界的猶太生活已經成了顯著的動員化和軍事化。
而美國又是持什麼態度?
1967年以阿戰爭以前,歐洲主張以色列建國的“錫安主義”和美國提議的“大屠殺和以色列認同”成爲歷史的兩條主線,而美國在外交上對爲了“中東霸權”,對以色列採取了慫恿的態度,儘管美國沒有承認以色列對兼併耶路撒冷的控制權以及約旦河西岸屯墾之舉時合法的。但沒有美國背後的支持,以色列的擴張將寸步難行。
希伯來大學首任校長主張,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可以以共和國的形式共治這塊土地。但事實上,以色列的強大又一次造成了新的難民潮和一批又一批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反抗者。歲月延續,這無疑又爲以色列埋下了新的復仇種子和隱患。
如何看待巴勒斯坦建國?
作者認爲,巴勒斯坦建國是遲早的事情,但關鍵是以色列對當地的控制權沒有改變,而且,強硬的以色列右翼以及屯墾的土地政策會繼續把巴勒斯坦人逼上絕路。
作者跨越以色列的地域、文化、宗教,試圖重啓先知傳統,找回文化和歷史價值,爲以色列的下一代提供正確的方向。
正如作者反覆強調的:如果記憶是猶太生活的核心,那麼失意不亞於是場災難。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