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最具領導地位的宗教思想家
全球暢銷書《神的歷史》作者
迄今最為宏觀之力作
挑戰宗教學視域的廣度與深度之極限!
斷章取義了解教義,是現代人宗教衝突的最大原因
給出現代人類困境的解方,找回亂世急需的安定力量
在這個缺乏寬容和相互理解的時代,
宗教聖典被當成煽動暴力、仇恨和分裂的藉口。
用全新眼光認識世界各大宗教刻不容緩,
並建立跨宗教思想文化的對話,解答人類永恆的追尋。
阿姆斯壯比較宗教學作品中時空跨域幅度最大的偉構
從前軸心時代的「宇宙與世界」、軸心時代至中世紀結束的「神話」、近代至當代的「理性」,以提供世界宗教中聖典的迷人歷史之方式,述說其形成、重要性、與當代的相關性,並依序勾勒出同一時期中西方主要宗教之基本輪廓與歷史脈絡,以及各宗教聖典的編纂、釋經及傳承。
顛覆宗教聖典是固定而權威的書寫文本之刻板印象
以動態而創新的觀點重新認識聖典,將其視為具流動性的文本,挑戰聖典權威性與定於一尊的約定俗成觀點,對聖典的詮釋多元而包容,主張聖典可因應不同時空脈絡而做與時俱進的新詮釋,並將聖典視為有助於協助個體達成超越與道德轉化、具發展性的藝術作品。
批判現代文明的理性與信仰二元對立,促進跨宗教的相互理解
現代文明將宗教傳統邊緣化,乃是科學理性主義過度發展的不幸後果。致力於探索宗教信仰的本來面貌,釐清被無神論與基要主義所扭曲的宗教傳統,闡明跨宗教貫通的真理觀,重新找回慈悲且包容的宗教理想與實踐,以便改革理性與信仰失衡的現代文明。
精巧融合神學、歷史、人類學與神經科學等多個領域
以當代腦神經科學的發現來說明宗教與科學認識論上的根本差異,進而解釋現代文明的問題癥結所在。現代人理性主義與科技至上的偏執,乃是左半腦被過度運用與右半腦被持續壓抑的後果,導致宗教靈性的認知遲鈍、藝術創造力停滯、人文精神消沉。左右腦應該平衡發展,人類潛能才能發揮到極致,而宗教聖典的釋經藝術應是重啟右半腦思維的不二法門。
找回失落的聖典藝術,追尋世界宗教的真義
引領讀者如欣賞藝術作品般地細細品味聖典經句的微言大義,闡揚東、西方各大宗教傳統皆有共通之慈悲精神與靈性智慧,並打開眼界重新認識宗教傳統對各大民族的深刻啟迪與激勵人心的精神力量。
在今日,《古蘭經》變成有心人為戰爭與恐怖主義辯護的文字;猶太聖經《妥拉》成為以色列人驅趕巴勒斯坦人的依據;有些人更運用《聖經》上的文字譴責墮胎與同性戀等行為。這些因宗教所產生的爭議,大部分都源自那些「神聖文字」至關重要的意義遭受曲解。永恆不可撼動的真理,如今卻成為世界上多數紛爭的起源。
在多數的宗教傳統中,原先強調個人必須透過這些神聖的文本與他們心目中的「神」取得連繫,這是一種超越物質與世俗的存在,幫助人們以更有意義、更富同理心的方式存在於人世。然而,在宗教歷史長河之中流傳千年至今,這些獨特的經文所用以解釋的卻是新穎、前所未見的社會現象,在諸多方面成為無法相容的敵對關係。
知名英國宗教學家凱倫.阿姆斯壯在她這本力作中,主張現代性及其理性主義、文字主義和左腦思維的傾向,剝奪了全球宗教對經文的神祕和彈性力量的價值。她指出,許多聖典詮釋運動傾向於回歸其經文背後的信仰傳統,使信徒們在最需要展望未來時,卻回望過去。而現代性對於科學和理性地位的重視,更進一步地加劇了對這種對於經文詮釋的錯誤看法,使得信仰者將經文解讀為文字,而不是寓言,導致聖典無法直接回應現代的困境。這也使得今日的人們要不是對於聖典經文以過於字面化方式理解,不然就是以完全摒棄它的態度來對待經文。
因此,阿姆斯壯於本書中籲求我們需要一種閱讀聖典的藝術來重新詮釋聖典,以便直接回應今日肆虐全球、危害人類的苦難、憤怒和仇恨。透過研究這些神聖文字的真正意涵,重新審視那些備受爭議的宗教事件,為世界上主要的宗教注入全新觀點,消弭一般人與宗教信仰之間的鴻溝,讓人們重新發現聖典富有靈性的創造力。
專文推薦
蔡源林 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鄭印君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所副教授兼系主任
媒體讚譽
融合神學、歷史與神經科學的非凡之作,令人嘆為觀止。——《紐約客》(The New Yorker)
洞悉各大傳統聖典……文筆瑰麗……史料驚人豐富,處處閃現靈光。——《書單雜誌》(Booklist)
阿姆斯壯迄今最重要而深刻之作……不論讀者是否信教,都不得不承認她確實一語中的——今日之人讀經多為鞏固己見,而非轉化自我……平易近人,切中要旨,為當前急需之宗教史經典。——《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星級推薦
精采一如阿姆斯壯諸多暢銷宗教史前作,知識之淵博令人敬畏。——《哈潑》(Harper’s)
廣受推崇之宗教作家阿姆斯壯最新作品……再度展現她對世界宗教百科全書般的豐富學養……對全球宗教歷史與思想的掌握令人折服……若您願意與作者同遊,這趟壯闊的旅程一定不會令您失望,也能讓您重新思考聖典對其信仰者的意義。宗教學者與學生不可錯過的精采之作。——《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輝煌之作。阿姆斯壯不愧是當代英語界筆力最健、胸懷最寬的宗教詮釋者。——《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
令人嘆服的鉅作……嚴肅而深具啟發。振奮人心,帶來挑戰,又奇妙地令人安慰……不但具備學者的嚴謹、平易的筆觸,而且散發著愛。——《展望》(Prospect)
阿姆斯壯在本書中功力盡顯,充分展露她廣為人知又備受推崇的寫作特色:既有能力對所有主要信仰提出權威見解,又對什麼是最好的解答、最壞的缺點嚴守中立;以扎實的立論指出宗教今日不但被信仰者誤解,也被宗教的批評者誤解;並懇切呼籲我們這個乖戾而破碎的世界擁抱宗教的核心訊息……本書引人入勝,擲地有聲,作者學問之淵博令人欽佩,值得有心深入了解相關領域者一讀。——《星期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
內容豐富而廣博……讀來欲罷不能。本書堪稱社會和宗教史的寶庫,儘管阿姆斯壯訴說的故事盤根錯節,她平易的文字為讀者明確指出方向……是一本知識淵博又刺激思考的好書。——《法板》(The Tablet)
精巧而流暢地結合文化史、人類學和神經心理學等多個領域。令人驚豔……引人入勝……帶領讀者以全新的眼光回顧聖典。——《泰晤士報》(The Times)
全球暢銷書《神的歷史》作者
迄今最為宏觀之力作
挑戰宗教學視域的廣度與深度之極限!
斷章取義了解教義,是現代人宗教衝突的最大原因
給出現代人類困境的解方,找回亂世急需的安定力量
在這個缺乏寬容和相互理解的時代,
宗教聖典被當成煽動暴力、仇恨和分裂的藉口。
用全新眼光認識世界各大宗教刻不容緩,
並建立跨宗教思想文化的對話,解答人類永恆的追尋。
阿姆斯壯比較宗教學作品中時空跨域幅度最大的偉構
從前軸心時代的「宇宙與世界」、軸心時代至中世紀結束的「神話」、近代至當代的「理性」,以提供世界宗教中聖典的迷人歷史之方式,述說其形成、重要性、與當代的相關性,並依序勾勒出同一時期中西方主要宗教之基本輪廓與歷史脈絡,以及各宗教聖典的編纂、釋經及傳承。
顛覆宗教聖典是固定而權威的書寫文本之刻板印象
以動態而創新的觀點重新認識聖典,將其視為具流動性的文本,挑戰聖典權威性與定於一尊的約定俗成觀點,對聖典的詮釋多元而包容,主張聖典可因應不同時空脈絡而做與時俱進的新詮釋,並將聖典視為有助於協助個體達成超越與道德轉化、具發展性的藝術作品。
批判現代文明的理性與信仰二元對立,促進跨宗教的相互理解
現代文明將宗教傳統邊緣化,乃是科學理性主義過度發展的不幸後果。致力於探索宗教信仰的本來面貌,釐清被無神論與基要主義所扭曲的宗教傳統,闡明跨宗教貫通的真理觀,重新找回慈悲且包容的宗教理想與實踐,以便改革理性與信仰失衡的現代文明。
精巧融合神學、歷史、人類學與神經科學等多個領域
以當代腦神經科學的發現來說明宗教與科學認識論上的根本差異,進而解釋現代文明的問題癥結所在。現代人理性主義與科技至上的偏執,乃是左半腦被過度運用與右半腦被持續壓抑的後果,導致宗教靈性的認知遲鈍、藝術創造力停滯、人文精神消沉。左右腦應該平衡發展,人類潛能才能發揮到極致,而宗教聖典的釋經藝術應是重啟右半腦思維的不二法門。
找回失落的聖典藝術,追尋世界宗教的真義
引領讀者如欣賞藝術作品般地細細品味聖典經句的微言大義,闡揚東、西方各大宗教傳統皆有共通之慈悲精神與靈性智慧,並打開眼界重新認識宗教傳統對各大民族的深刻啟迪與激勵人心的精神力量。
在今日,《古蘭經》變成有心人為戰爭與恐怖主義辯護的文字;猶太聖經《妥拉》成為以色列人驅趕巴勒斯坦人的依據;有些人更運用《聖經》上的文字譴責墮胎與同性戀等行為。這些因宗教所產生的爭議,大部分都源自那些「神聖文字」至關重要的意義遭受曲解。永恆不可撼動的真理,如今卻成為世界上多數紛爭的起源。
在多數的宗教傳統中,原先強調個人必須透過這些神聖的文本與他們心目中的「神」取得連繫,這是一種超越物質與世俗的存在,幫助人們以更有意義、更富同理心的方式存在於人世。然而,在宗教歷史長河之中流傳千年至今,這些獨特的經文所用以解釋的卻是新穎、前所未見的社會現象,在諸多方面成為無法相容的敵對關係。
知名英國宗教學家凱倫.阿姆斯壯在她這本力作中,主張現代性及其理性主義、文字主義和左腦思維的傾向,剝奪了全球宗教對經文的神祕和彈性力量的價值。她指出,許多聖典詮釋運動傾向於回歸其經文背後的信仰傳統,使信徒們在最需要展望未來時,卻回望過去。而現代性對於科學和理性地位的重視,更進一步地加劇了對這種對於經文詮釋的錯誤看法,使得信仰者將經文解讀為文字,而不是寓言,導致聖典無法直接回應現代的困境。這也使得今日的人們要不是對於聖典經文以過於字面化方式理解,不然就是以完全摒棄它的態度來對待經文。
因此,阿姆斯壯於本書中籲求我們需要一種閱讀聖典的藝術來重新詮釋聖典,以便直接回應今日肆虐全球、危害人類的苦難、憤怒和仇恨。透過研究這些神聖文字的真正意涵,重新審視那些備受爭議的宗教事件,為世界上主要的宗教注入全新觀點,消弭一般人與宗教信仰之間的鴻溝,讓人們重新發現聖典富有靈性的創造力。
專文推薦
蔡源林 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鄭印君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所副教授兼系主任
媒體讚譽
融合神學、歷史與神經科學的非凡之作,令人嘆為觀止。——《紐約客》(The New Yorker)
洞悉各大傳統聖典……文筆瑰麗……史料驚人豐富,處處閃現靈光。——《書單雜誌》(Booklist)
阿姆斯壯迄今最重要而深刻之作……不論讀者是否信教,都不得不承認她確實一語中的——今日之人讀經多為鞏固己見,而非轉化自我……平易近人,切中要旨,為當前急需之宗教史經典。——《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星級推薦
精采一如阿姆斯壯諸多暢銷宗教史前作,知識之淵博令人敬畏。——《哈潑》(Harper’s)
廣受推崇之宗教作家阿姆斯壯最新作品……再度展現她對世界宗教百科全書般的豐富學養……對全球宗教歷史與思想的掌握令人折服……若您願意與作者同遊,這趟壯闊的旅程一定不會令您失望,也能讓您重新思考聖典對其信仰者的意義。宗教學者與學生不可錯過的精采之作。——《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輝煌之作。阿姆斯壯不愧是當代英語界筆力最健、胸懷最寬的宗教詮釋者。——《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
令人嘆服的鉅作……嚴肅而深具啟發。振奮人心,帶來挑戰,又奇妙地令人安慰……不但具備學者的嚴謹、平易的筆觸,而且散發著愛。——《展望》(Prospect)
阿姆斯壯在本書中功力盡顯,充分展露她廣為人知又備受推崇的寫作特色:既有能力對所有主要信仰提出權威見解,又對什麼是最好的解答、最壞的缺點嚴守中立;以扎實的立論指出宗教今日不但被信仰者誤解,也被宗教的批評者誤解;並懇切呼籲我們這個乖戾而破碎的世界擁抱宗教的核心訊息……本書引人入勝,擲地有聲,作者學問之淵博令人欽佩,值得有心深入了解相關領域者一讀。——《星期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
內容豐富而廣博……讀來欲罷不能。本書堪稱社會和宗教史的寶庫,儘管阿姆斯壯訴說的故事盤根錯節,她平易的文字為讀者明確指出方向……是一本知識淵博又刺激思考的好書。——《法板》(The Tablet)
精巧而流暢地結合文化史、人類學和神經心理學等多個領域。令人驚豔……引人入勝……帶領讀者以全新的眼光回顧聖典。——《泰晤士報》(The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