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台灣文學金典獎的新世代作家何玟珒,繼備受矚目的小說集《那一天我們跟在雞屁股後面尋路》後,首度出版散文集《一個棲身的地方》,描述遷移、逃離、暫住或長居的那些住所,書寫家族間的愛恨交織。
全書分為四輯,「空間書」記錄作者所待過的房間,並援引建築史發展脈絡來闡述空間產生的意義。同名篇章〈一個棲身的地方〉,寫母女三人不停地遷居,以及儲物症的母親如何安排女兒的房間,用女兒來寄居她的匱乏,把丟掉可惜的舊衣置放在女兒的衣櫥。「身體書」將個人的身體視為一個權力場域,透過掠龍的〈傳導痛〉和做臉的〈面子問題〉,觀察母親如何塑養孩子的體膚,以及親子掌控權拉扯的微小角力。「舌頭書」藉由學習語言的歷程,思考自己在使用語言的背後所認同的我父(本省第二代)與我母(外省第二代)之歷史,微觀舌上之語,映照經歷兩種不同脈絡的〈少女政治史〉。「家族書」透過〈父女〉與祖父往生的〈告別式〉,講述個人對原生家庭接近與斷捨離的家族史。
身體不光是被動盛裝的容器,銘刻學習的經驗、遭受的苦痛與生活的因果;身體作為一個棲身的地方,亦主動以舌頭五感和外在的環境、周遭的人們互動。何玟珒敲開裸露自我的屋瓦,掀揭潮濕隙縫的蟲居,直面她幽微的、來自身體與空間的、難以言說卻迴避不了的種種傷痛。她在不成眠的夜間散步尋求平靜,在糾結的親緣間尋找化解,遊走於感性抒情與理性論辯的敘事結構中,一筆一畫專注地鑽切和剖面自己,試圖把所有長滿蟲蝨的衣服與居所,光雕成華美的生命的殿堂。
本書特色
獲台灣文學金典獎的新世代作家何玟珒以家族為底本的書寫,描述遷移、逃離、暫住或長居的那些住所,母親塑養孩子的身體髮膚產生的變化,以及家族在身體與語言的權力場域中展開的角力。
本書獲國藝會創作補助。
作者親筆簽名限量版。
買房力推
作家 馬翊航
作家 張馨潔
作家 盛浩偉
作家 陳栢青
作家 劉梓潔
作家 蔣亞妮
作家 顏訥
年紀輕輕就買房,是一件冒險的事嗎?徒手接下家族長輩有形與無形的記憶檔案,是意念還是因果?如若書中那大樓的牆壁太薄、實聲與幻聽四竄,這本散文集的牆壁也是薄的——皮膚那種。經由調度「人稱」寫作,玟珒也調度生命種種複雜感受的距離。比起創傷、哀愁等詞彙,也許她文中提到的、按摩時「身體的結」更為傳神。一篇篇關於居所、身體、語言、家族的點按,看似不特別新鮮的主題,她卻有如揉散、燒炙、針入的種種解方。韓江的〈九章〉(收於《植物妻子》)裡說「人身上最能代表其精神狀態的部位是什麼,那時我的回答是肩。」按摩是不會治好一種病的,但它帶來接觸,帶來轉移,甚至關注一些奇異的角度、未曾使用過的肌肉。閱讀《一個棲身的地方》,也可以是按摩。感受到的不是安居樂業之法門,而是久存的氣結。我的、家庭的、社會的。因為棲身本就是一件危機四伏的事。——作家馬翊航
一本向外同時也向內質問的散文書寫,質問式的自白展現何玟珒在書寫已先早在自我的形構上鍛鍊出強韌的質地,然而,既能聰敏的幾近看透親緣糾葛,為何悲傷仍然如影隨形?這是我眼中這本散文所提出的核心命題。那麼只有一次、再次的撬開自身背景中的磚瓦,看見縫隙中在無光潮濕之處的蟲蠅,以及不知何時被蛀蝕的結構,鑽探與透析之中,書寫糾結的緣起與不可解,情緒上的敘述節制減省,只告訴你她需要在夜間散步才能平靜,服藥才能安眠,將主力放在分析與辯證中,以一種直面命運的坦然與爽俐,展現出新生代散文書寫上另一種亮麗的切面!——作家張馨潔
全書分為四輯,「空間書」記錄作者所待過的房間,並援引建築史發展脈絡來闡述空間產生的意義。同名篇章〈一個棲身的地方〉,寫母女三人不停地遷居,以及儲物症的母親如何安排女兒的房間,用女兒來寄居她的匱乏,把丟掉可惜的舊衣置放在女兒的衣櫥。「身體書」將個人的身體視為一個權力場域,透過掠龍的〈傳導痛〉和做臉的〈面子問題〉,觀察母親如何塑養孩子的體膚,以及親子掌控權拉扯的微小角力。「舌頭書」藉由學習語言的歷程,思考自己在使用語言的背後所認同的我父(本省第二代)與我母(外省第二代)之歷史,微觀舌上之語,映照經歷兩種不同脈絡的〈少女政治史〉。「家族書」透過〈父女〉與祖父往生的〈告別式〉,講述個人對原生家庭接近與斷捨離的家族史。
身體不光是被動盛裝的容器,銘刻學習的經驗、遭受的苦痛與生活的因果;身體作為一個棲身的地方,亦主動以舌頭五感和外在的環境、周遭的人們互動。何玟珒敲開裸露自我的屋瓦,掀揭潮濕隙縫的蟲居,直面她幽微的、來自身體與空間的、難以言說卻迴避不了的種種傷痛。她在不成眠的夜間散步尋求平靜,在糾結的親緣間尋找化解,遊走於感性抒情與理性論辯的敘事結構中,一筆一畫專注地鑽切和剖面自己,試圖把所有長滿蟲蝨的衣服與居所,光雕成華美的生命的殿堂。
本書特色
獲台灣文學金典獎的新世代作家何玟珒以家族為底本的書寫,描述遷移、逃離、暫住或長居的那些住所,母親塑養孩子的身體髮膚產生的變化,以及家族在身體與語言的權力場域中展開的角力。
本書獲國藝會創作補助。
作者親筆簽名限量版。
買房力推
作家 馬翊航
作家 張馨潔
作家 盛浩偉
作家 陳栢青
作家 劉梓潔
作家 蔣亞妮
作家 顏訥
年紀輕輕就買房,是一件冒險的事嗎?徒手接下家族長輩有形與無形的記憶檔案,是意念還是因果?如若書中那大樓的牆壁太薄、實聲與幻聽四竄,這本散文集的牆壁也是薄的——皮膚那種。經由調度「人稱」寫作,玟珒也調度生命種種複雜感受的距離。比起創傷、哀愁等詞彙,也許她文中提到的、按摩時「身體的結」更為傳神。一篇篇關於居所、身體、語言、家族的點按,看似不特別新鮮的主題,她卻有如揉散、燒炙、針入的種種解方。韓江的〈九章〉(收於《植物妻子》)裡說「人身上最能代表其精神狀態的部位是什麼,那時我的回答是肩。」按摩是不會治好一種病的,但它帶來接觸,帶來轉移,甚至關注一些奇異的角度、未曾使用過的肌肉。閱讀《一個棲身的地方》,也可以是按摩。感受到的不是安居樂業之法門,而是久存的氣結。我的、家庭的、社會的。因為棲身本就是一件危機四伏的事。——作家馬翊航
一本向外同時也向內質問的散文書寫,質問式的自白展現何玟珒在書寫已先早在自我的形構上鍛鍊出強韌的質地,然而,既能聰敏的幾近看透親緣糾葛,為何悲傷仍然如影隨形?這是我眼中這本散文所提出的核心命題。那麼只有一次、再次的撬開自身背景中的磚瓦,看見縫隙中在無光潮濕之處的蟲蠅,以及不知何時被蛀蝕的結構,鑽探與透析之中,書寫糾結的緣起與不可解,情緒上的敘述節制減省,只告訴你她需要在夜間散步才能平靜,服藥才能安眠,將主力放在分析與辯證中,以一種直面命運的坦然與爽俐,展現出新生代散文書寫上另一種亮麗的切面!——作家張馨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