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培珽終於要談「用功讀書」這件事了。
明明知道,這將是她寫作生涯裡,最暢銷的一本書,卻排在這麼後面才寫;
因為她知道光是「會讀書」,在這個時代,也可能是最危險的。
父母從容面對孩子學業的30個觀念,是本書的重點。
汪培珽還寫了五封信給家長和孩子,
其中兩封,應該沒有父母不想知道裡面寫了什麼──
第一封信:為什麼要用功讀書
第二封信:騙自己用功讀書的方法
「為什麼有人會讀書,有人不會?它至今仍是個謎。
我可以不會讀書,但是我不能不上進。
不上進,只會剝奪我人生原本就有的快樂。」汪培珽說。
如果父母一心只想看到怎麼讓孩子成績好、分數高、考進一流學府的方法,
那麼我怕這本書會浪費你的時間。
這裡只有心法,沒有方法。
方法一定要自己花時間去摸索,才能找出最適合自己和孩子的。
整本書談到了從容面對小學階段的30個觀念,
或許你還可以自己看出來第31、32、33個。
在我家姊姊弟弟還未進入小學一年級前,這些概念就已經在我的腦海裡成型了。
不要問我為什麼事先知道這些事情,或許是上輩子,父母該做的錯事,
全都被我犯過了,投胎時腦袋沒清空,於是自然地知道哪些錯誤不可以再犯。
當我的小孩才剛進小學時,
我就已經開設了「從容面對小學一年級的XX個秘密」這樣的課程。
當時我的孩子什麼「成就」都沒有,我卻敢開課「教」別人;
也就是說,這個人根本沒上過戰場,就想告訴別人要怎麼打仗才能活著回來,
聽她的話,不是找死嗎?
因為我全然相信——即使我根本看不到未來——
當我相信我帶領孩子走的是正確的路,我就不管旁人說什麼,勇往直前就對了。
最後,未來就在我眼前一點一點地出現,它們與我想像的幾乎沒有差距(好險)。
你不相信也得相信,姊姊弟弟如今已經十幾歲了,
有關學校裡的事情,我根本沒花什麼力氣在上面。
因為孩子從父母身上需要看到的是「方向」,而不是方法。
當父母的觀念是正確的,方向就會是正確的。
至於方法,不管是大人想升官發財,還是小孩想用功讀書,都一樣,
每個人都必須一邊過日子一邊去摸索出自己的來。
別以為我不需要摸索,我到現在還在摸索,因為小孩又不是雕像,每天都在長大呢。
「肯讀書」「會讀書」「書讀得好不好」只是一個概念的說法,
當我們還在作學生階段,願意花時間去讀書和學習,就代表這個孩子是上進的。
現代社會,人只有「會讀書」這一項能力,當然是行不通的。
可是,這整本書裡,我想先只談一件事:
父母應該如何從容面對小孩學業問題的30個觀念。
當父母的觀念是正確的,才是整個國家的教育可以愈來愈進步的基礎。
除了觀念,汪培珽還寫了5封信──
因為她知道,很多父母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說「為什麼要用功讀書」的道理。
【給「小學一年級孩子家長」的一封信】──父母慢慢走,孩子才能從容跟上
【給「國中一年級孩子家長」的一封信】──鼓勵、陪伴、不放棄
【給國中生的第一封信】──為什麼要用功讀書?
【給國中生的第二封信】──騙自己用功讀書的方法
【給父母和孩子雙方的一封信】──如果我天生不是讀書的料呢?
最後有九個Q & A,那是家有小學生的父母,最頻繁出現的疑問。
其實父母問來問去都深入不到問題的底層。
問題的最底層,應該是最後一個觀念說的:
培養孩子還很重要,但親子間的感情濃度才是這場關係裡,最珍貴的地方。
明明知道,這將是她寫作生涯裡,最暢銷的一本書,卻排在這麼後面才寫;
因為她知道光是「會讀書」,在這個時代,也可能是最危險的。
父母從容面對孩子學業的30個觀念,是本書的重點。
汪培珽還寫了五封信給家長和孩子,
其中兩封,應該沒有父母不想知道裡面寫了什麼──
第一封信:為什麼要用功讀書
第二封信:騙自己用功讀書的方法
「為什麼有人會讀書,有人不會?它至今仍是個謎。
我可以不會讀書,但是我不能不上進。
不上進,只會剝奪我人生原本就有的快樂。」汪培珽說。
如果父母一心只想看到怎麼讓孩子成績好、分數高、考進一流學府的方法,
那麼我怕這本書會浪費你的時間。
這裡只有心法,沒有方法。
方法一定要自己花時間去摸索,才能找出最適合自己和孩子的。
整本書談到了從容面對小學階段的30個觀念,
或許你還可以自己看出來第31、32、33個。
在我家姊姊弟弟還未進入小學一年級前,這些概念就已經在我的腦海裡成型了。
不要問我為什麼事先知道這些事情,或許是上輩子,父母該做的錯事,
全都被我犯過了,投胎時腦袋沒清空,於是自然地知道哪些錯誤不可以再犯。
當我的小孩才剛進小學時,
我就已經開設了「從容面對小學一年級的XX個秘密」這樣的課程。
當時我的孩子什麼「成就」都沒有,我卻敢開課「教」別人;
也就是說,這個人根本沒上過戰場,就想告訴別人要怎麼打仗才能活著回來,
聽她的話,不是找死嗎?
因為我全然相信——即使我根本看不到未來——
當我相信我帶領孩子走的是正確的路,我就不管旁人說什麼,勇往直前就對了。
最後,未來就在我眼前一點一點地出現,它們與我想像的幾乎沒有差距(好險)。
你不相信也得相信,姊姊弟弟如今已經十幾歲了,
有關學校裡的事情,我根本沒花什麼力氣在上面。
因為孩子從父母身上需要看到的是「方向」,而不是方法。
當父母的觀念是正確的,方向就會是正確的。
至於方法,不管是大人想升官發財,還是小孩想用功讀書,都一樣,
每個人都必須一邊過日子一邊去摸索出自己的來。
別以為我不需要摸索,我到現在還在摸索,因為小孩又不是雕像,每天都在長大呢。
「肯讀書」「會讀書」「書讀得好不好」只是一個概念的說法,
當我們還在作學生階段,願意花時間去讀書和學習,就代表這個孩子是上進的。
現代社會,人只有「會讀書」這一項能力,當然是行不通的。
可是,這整本書裡,我想先只談一件事:
父母應該如何從容面對小孩學業問題的30個觀念。
當父母的觀念是正確的,才是整個國家的教育可以愈來愈進步的基礎。
除了觀念,汪培珽還寫了5封信──
因為她知道,很多父母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說「為什麼要用功讀書」的道理。
【給「小學一年級孩子家長」的一封信】──父母慢慢走,孩子才能從容跟上
【給「國中一年級孩子家長」的一封信】──鼓勵、陪伴、不放棄
【給國中生的第一封信】──為什麼要用功讀書?
【給國中生的第二封信】──騙自己用功讀書的方法
【給父母和孩子雙方的一封信】──如果我天生不是讀書的料呢?
最後有九個Q & A,那是家有小學生的父母,最頻繁出現的疑問。
其實父母問來問去都深入不到問題的底層。
問題的最底層,應該是最後一個觀念說的:
培養孩子還很重要,但親子間的感情濃度才是這場關係裡,最珍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