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真正體驗生命,你必須站在生命之上!
為此要學會向高處攀登,為此要學會──
俯視下方!」──他給西方哲學帶來了顫慄!生命哲學之父,尼采。
本書把尼采當作一位人生哲學家看待。
他是一個真實的人。
他給世人帶來的是戰慄、是辯護、是挑戰也帶出了現代人內心的哲學魂。
他最關心的是人生意義問題。
他把他的個性完全融到他的哲學裡了。
他沒有隱瞞什麼,也沒有編造什麼。
他的見解或者精闢之至,或者荒謬絕倫。
你有時會微笑,有時又會搖頭。
但是,沒有人能夠無動於衷!
中國一代哲人周國平,
一部歷時三十年而長盛不衰的經典之作。
這本書可以算我的處女作,雖然我寫它時已四十歲,不折不扣一個中年人了。此前的漫長歲月裡,我也總在寫點什麼,但真實的想法往往只能訴諸私人日記,不可能公開發表。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開始解凍,上天終於給了我們這一代學人一個遲到的青春。那些日子裡,萬物復甦,百廢待新,我們也彷彿從冬眠中醒來,一個個都覺得自己還年輕。當時我真的年輕,單身住在一間地下室裡,吃最簡單的食物,身上有使不完的勁,內心充滿孤獨感和激情,不到兩個月,一氣寫出了這部十幾萬字的稿子。
在這本書裡,我主要是把尼采當作一位人生哲學家看待的。讀他的著作,最使我震撼的是他面對人生難題的無比真誠的態度。我自己對人生也有許多困惑,然而,在我生長於其中的那個體制裡,長期以來,意識形態取代了一切思考,人生思考始終處在失語狀態。與尼采相遇,我的最大收穫之一是找回了人性的語言。我彷彿突然發現,我完全不必再用意識形態語言曲折地表達我的人生思考了。耶穌說,把凱撒的給凱撒,把上帝的給上帝。套用此言,把意識形態的給意識形態,把人性的給人性,道理就這麼清楚。尼采是一面鏡子,我從中看清了自己的性質,從此愉快地走上了屬於我自己的哲學之路。
在當時寫的「前言」中,我把尼采的人生哲學歸納為兩點,一是健全的生命本能,二是超越的精神追求。這樣的一個歸納,既是對尼采的理解,也凝聚了我自己的思考。生物性和精神性是人性的兩端,一個人惟有兩端皆發育良好,擁有健康的本能和高貴的靈魂,才是優秀的人。一個社會惟有為產生這樣的人提供合宜的環境,由這樣的人組成,才是美好的社會。可是,在我們的傳統中,本能和精神都受到壓制,我們寧肯犧牲兩端以成全中間的社會性,結果得到的是一種抹殺個人的平庸的社會性。出於切身感受,我心中湧動著為個人的優異正名的強烈願望,而闡釋尼采哲學恰好使我的這個願望得以實現。
八十年代後半期的中國,到處籠罩著一種精神浪漫的氛圍,這本書的受歡迎是此種氛圍的一個反映。在那個年代,國門開放不久,從前被堵在門外的現代西方思潮一股腦兒地湧了進來,人們陶醉於各種新的或似乎新的思想、理論、觀念,尼采、佛洛伊德、沙特、海德格皆是激動人心的名字,談論他們成了一種時尚。在回顧那個年代時,學界有不同的評價,一些人譽之為新啟蒙,另一些人斥之為躁動,我認為這兩種看法都有道理。隨著體制的轉型和時代場景的突變,人們普遍感到,在人生觀、價值觀以及社會科學各個領域,原有的理論資源已經不夠用,因而對新思想、新理論、新觀念懷著一種饑渴。與此同時,文革後復學的中青年學人經過幾年學習和研究,也有了初步的積累。於是,彼呼此應,風雲際會,出現了國外思潮湧入的熱烈場面。當然,正因為一方饑不擇食,另一方功底尚淺,就免不了顯得浮躁。
二十年後的今天,時代場景又一次發生巨變。如果說我們這一代學人已從中青年逐漸步入老年,那麼,與人相比,時代似乎老得更快。當年以思潮為時尚的精神浪漫,已被今天以財富為時尚的物質浪漫取代,最有詩意的東西是金錢,絕對輪不上哲學。回想起那個精神浪漫的年代,真令人有恍若隔世之感。對於今天的青年來說,那個年代已經成為一個遙遠的傳說。
對於今天的青年,我期待本書會有一種交流的價值。我完全理解你們在今天社會中所承受的巨大生存壓力,無意勸你們仿效我們當年的精神浪漫。但是,讀了這本書,也許你們會同意,浪漫並不限於物質,在財富的時代也應該給精神生活保留一個位置。一個四十歲的青年在本書中向你們說話,希望你們不做二十歲的老人。
為此要學會向高處攀登,為此要學會──
俯視下方!」──他給西方哲學帶來了顫慄!生命哲學之父,尼采。
本書把尼采當作一位人生哲學家看待。
他是一個真實的人。
他給世人帶來的是戰慄、是辯護、是挑戰也帶出了現代人內心的哲學魂。
他最關心的是人生意義問題。
他把他的個性完全融到他的哲學裡了。
他沒有隱瞞什麼,也沒有編造什麼。
他的見解或者精闢之至,或者荒謬絕倫。
你有時會微笑,有時又會搖頭。
但是,沒有人能夠無動於衷!
中國一代哲人周國平,
一部歷時三十年而長盛不衰的經典之作。
這本書可以算我的處女作,雖然我寫它時已四十歲,不折不扣一個中年人了。此前的漫長歲月裡,我也總在寫點什麼,但真實的想法往往只能訴諸私人日記,不可能公開發表。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開始解凍,上天終於給了我們這一代學人一個遲到的青春。那些日子裡,萬物復甦,百廢待新,我們也彷彿從冬眠中醒來,一個個都覺得自己還年輕。當時我真的年輕,單身住在一間地下室裡,吃最簡單的食物,身上有使不完的勁,內心充滿孤獨感和激情,不到兩個月,一氣寫出了這部十幾萬字的稿子。
在這本書裡,我主要是把尼采當作一位人生哲學家看待的。讀他的著作,最使我震撼的是他面對人生難題的無比真誠的態度。我自己對人生也有許多困惑,然而,在我生長於其中的那個體制裡,長期以來,意識形態取代了一切思考,人生思考始終處在失語狀態。與尼采相遇,我的最大收穫之一是找回了人性的語言。我彷彿突然發現,我完全不必再用意識形態語言曲折地表達我的人生思考了。耶穌說,把凱撒的給凱撒,把上帝的給上帝。套用此言,把意識形態的給意識形態,把人性的給人性,道理就這麼清楚。尼采是一面鏡子,我從中看清了自己的性質,從此愉快地走上了屬於我自己的哲學之路。
在當時寫的「前言」中,我把尼采的人生哲學歸納為兩點,一是健全的生命本能,二是超越的精神追求。這樣的一個歸納,既是對尼采的理解,也凝聚了我自己的思考。生物性和精神性是人性的兩端,一個人惟有兩端皆發育良好,擁有健康的本能和高貴的靈魂,才是優秀的人。一個社會惟有為產生這樣的人提供合宜的環境,由這樣的人組成,才是美好的社會。可是,在我們的傳統中,本能和精神都受到壓制,我們寧肯犧牲兩端以成全中間的社會性,結果得到的是一種抹殺個人的平庸的社會性。出於切身感受,我心中湧動著為個人的優異正名的強烈願望,而闡釋尼采哲學恰好使我的這個願望得以實現。
八十年代後半期的中國,到處籠罩著一種精神浪漫的氛圍,這本書的受歡迎是此種氛圍的一個反映。在那個年代,國門開放不久,從前被堵在門外的現代西方思潮一股腦兒地湧了進來,人們陶醉於各種新的或似乎新的思想、理論、觀念,尼采、佛洛伊德、沙特、海德格皆是激動人心的名字,談論他們成了一種時尚。在回顧那個年代時,學界有不同的評價,一些人譽之為新啟蒙,另一些人斥之為躁動,我認為這兩種看法都有道理。隨著體制的轉型和時代場景的突變,人們普遍感到,在人生觀、價值觀以及社會科學各個領域,原有的理論資源已經不夠用,因而對新思想、新理論、新觀念懷著一種饑渴。與此同時,文革後復學的中青年學人經過幾年學習和研究,也有了初步的積累。於是,彼呼此應,風雲際會,出現了國外思潮湧入的熱烈場面。當然,正因為一方饑不擇食,另一方功底尚淺,就免不了顯得浮躁。
二十年後的今天,時代場景又一次發生巨變。如果說我們這一代學人已從中青年逐漸步入老年,那麼,與人相比,時代似乎老得更快。當年以思潮為時尚的精神浪漫,已被今天以財富為時尚的物質浪漫取代,最有詩意的東西是金錢,絕對輪不上哲學。回想起那個精神浪漫的年代,真令人有恍若隔世之感。對於今天的青年來說,那個年代已經成為一個遙遠的傳說。
對於今天的青年,我期待本書會有一種交流的價值。我完全理解你們在今天社會中所承受的巨大生存壓力,無意勸你們仿效我們當年的精神浪漫。但是,讀了這本書,也許你們會同意,浪漫並不限於物質,在財富的時代也應該給精神生活保留一個位置。一個四十歲的青年在本書中向你們說話,希望你們不做二十歲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