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泱泱数千年历史,称得上圣人的不过“两个半”,分别是孔子、王阳明与曾国藩半个。
其中的王阳明,让当时人瞠目,也令今人难以置信的一点在于,他在年方十三岁的时候就立下远大志向“人生第一等事,当是读书做圣贤”。不但如此,他将这一看似荒谬的目标贯穿一生,即便他少年丧母、年纪轻轻就患上当时的绝症(肺结核)、仕途屡屡受挫,但终究未能阻止他大放异彩,跻身圣人行列。立德、立言、立功,中国古代文人梦寐以求的“三不朽”,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无怪乎其后五百年里,无论是中国的张居正、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还是日本的东乡平八郎等,均将其奉为精神导师。
在这本王阳明的通俗传记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位传奇人物如何不断砥砺自我,在生活和思想中探索与精进,成就了让后人膜拜不已的煊赫业绩。我们也可以沿着心学的形成发展进程,领会知行合一理论的真谛,汲取前人的思想精华来指导自己,成就更好的人生。
其中的王阳明,让当时人瞠目,也令今人难以置信的一点在于,他在年方十三岁的时候就立下远大志向“人生第一等事,当是读书做圣贤”。不但如此,他将这一看似荒谬的目标贯穿一生,即便他少年丧母、年纪轻轻就患上当时的绝症(肺结核)、仕途屡屡受挫,但终究未能阻止他大放异彩,跻身圣人行列。立德、立言、立功,中国古代文人梦寐以求的“三不朽”,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无怪乎其后五百年里,无论是中国的张居正、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还是日本的东乡平八郎等,均将其奉为精神导师。
在这本王阳明的通俗传记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位传奇人物如何不断砥砺自我,在生活和思想中探索与精进,成就了让后人膜拜不已的煊赫业绩。我们也可以沿着心学的形成发展进程,领会知行合一理论的真谛,汲取前人的思想精华来指导自己,成就更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