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理念走上街頭,帶傷回去
那些傷害還未痊癒嗎?
或是從未意識過自己也受傷了?
《傷兵不在街頭》前篇,作者林于玄以四篇小說交錯描繪理想性的公共議題與最私密的個人情感、愛欲。聚焦於不同身分的年輕人在社會運動中感到迷惘、挫折的創傷經驗。呈現出社會運動創傷者或失語、或麻木、或陷入不斷循環的的掙扎和痛苦。
不只透過小說從文學面向切入運動傷害;「發聲練習」透過採訪三位學運青年的紀實報導,向讀者真誠自剖,說出不同背景、參與運動的動機、面對運動的內心轉折,真切展露不同性格風貌。
本書後篇〈我們在復原的路上〉,作者陳湘妤從自身通過綜合心理學領域的學養與經驗,從成因、生命故事、症狀細細解說分析社會運動創傷。通過深入分析這些病徵的成因和影響,後篇不僅有助於社會運動參與者更好地意識到自己的身心狀態,也提供了減少痛苦、治癒自己的可行方式,一起從街頭復原走回到各自生活。
專文推薦
楊翠、盧郁佳
好評推薦
朱嘉漢,作家
林楷倫,真心純情好魚販
張亦絢,小說家
張桓溢,作家
梁莉姿,作家
傅 榆,紀錄片導演
鄔佩麗,頂溪心理諮商所所長
(依姓氏筆畫排序)
「善意呼籲社會同理創傷的失語難解,誠懇感人。」──盧郁佳(作家)
「因為創傷的遞延性,等了十年,我們才有《傷兵不在街頭》。」──楊翠(作家)
那些傷害還未痊癒嗎?
或是從未意識過自己也受傷了?
《傷兵不在街頭》前篇,作者林于玄以四篇小說交錯描繪理想性的公共議題與最私密的個人情感、愛欲。聚焦於不同身分的年輕人在社會運動中感到迷惘、挫折的創傷經驗。呈現出社會運動創傷者或失語、或麻木、或陷入不斷循環的的掙扎和痛苦。
不只透過小說從文學面向切入運動傷害;「發聲練習」透過採訪三位學運青年的紀實報導,向讀者真誠自剖,說出不同背景、參與運動的動機、面對運動的內心轉折,真切展露不同性格風貌。
本書後篇〈我們在復原的路上〉,作者陳湘妤從自身通過綜合心理學領域的學養與經驗,從成因、生命故事、症狀細細解說分析社會運動創傷。通過深入分析這些病徵的成因和影響,後篇不僅有助於社會運動參與者更好地意識到自己的身心狀態,也提供了減少痛苦、治癒自己的可行方式,一起從街頭復原走回到各自生活。
專文推薦
楊翠、盧郁佳
好評推薦
朱嘉漢,作家
林楷倫,真心純情好魚販
張亦絢,小說家
張桓溢,作家
梁莉姿,作家
傅 榆,紀錄片導演
鄔佩麗,頂溪心理諮商所所長
(依姓氏筆畫排序)
「善意呼籲社會同理創傷的失語難解,誠懇感人。」──盧郁佳(作家)
「因為創傷的遞延性,等了十年,我們才有《傷兵不在街頭》。」──楊翠(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