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風編輯書評:
为你自己活一次
作者蔡康永大家都不陌生,最廣為人知的節目,是主持“康熙來了”及參與“奇葩說”,最廣為人知的書是“說話之道”,開了“情商課”的語音課程,在喜瑪拉雅FM播放。他覺得活著確實有活著的樂趣,但“意義”,“快樂”,“愛情”都被高估了,可以更放鬆,更恰當的看待這些事。活著的根本樂趣之一,就是不確定,就是探勘與測量自己的內心。我們很多時候都要面臨獨處,我們的心靈,不是通道,任由各種訊息與感覺穿過來又穿過去。關上門,空間才會出現。這是要安放重要記憶與感情的地方。
培養情商時,要開始面對自己的感覺的第一步:練習關門我們常聽人喜歡勸別人:“你要把心打開。”卻從來沒聽過有人勸別人:“你要把心關上“這不合理,門要是隨便打開,豈不是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都可以跑進來?別忘了有時候要選擇把內心的門關上,這是一種能力,說穿了,就是跟自己相處的能力。
獨處的能力,是使我們與別人不一樣的關鍵能力。跟別人相處時,別人會帶來各種隨機的刺激,迫使我們用各種情緒去反應。不管是在咖啡廳聽到播放的音樂或隔壁桌客人的聊天,在馬路上逛或是網絡上逛的遊目四顧,我們的情緒都會有反應。當我們開著門,就任由各種雜亂的事,來佔用我們的注意力,消耗我們的情緒反應。
跟自己相處,並不孤單。獨處不是要我們面壁打坐,我們可以挑選自己感到好奇的書或電影,當成我們跟自己相處的催化劑,類似“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裡面的“明月“吧。為什麼一本好書,一部好電影,常被稱讚”啟發人心“?因為當我們心靈貧乏,沒辦法自行產生能量時,藏在書裡電影裡那顆豐富的心靈,會不斷催化我們,對生命誕生想像。
很多人都說過這些話:“。我其實搞不懂我自己”“不要說別人不了解我,連我都不了解我自己”這話聽起來是煩惱,但其實是樂趣我們相處最久的人,一定是自己。人最有趣,又最沒把握的,就是自己。我們對自己有最多的要求,也同時有最多的猜疑。而獨處,是我們好好跟自己相處的唯一機會,籍由所看,所讀,所想,所問,一步一步的明白自己。在學會獨處的同時,內心也會變得強大。內心強大之道,只能依賴自己。你笑了,不需要世界跟你一起笑,你哭了,也不需要世界跟你一起哭。讓世界是世界,讓我們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