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最後一部作品 回顧一生傳世之作
不凡之人的不凡之書 超越半世紀的經典
與魯迅、胡適同為引領新文化運動之聞人,
他的散文到底有多風靡世人,竟能自成一派?
他的「人的文學」與傳統的文學又有什麼不同?
他的文章對研究魯迅提供了多少珍貴的第一手史料?
※大文豪魯迅之弟,中國最負盛名的散文及文學翻譯家,與胡適並列為新文化運動執牛耳者!獨創的散文風格風靡一時成言志派;並以「人的文學」奠定了五四文學基調。
※《知堂回想錄》是周作人所有作品中篇幅最大的一本,也是他晚年回顧一生的完整回憶錄,全書分四大卷,共兩百多篇。原刊載於報紙副刊,後才集結成冊,書籍正式出版時,周作人已去世三年有餘。
※周作人的文章兼具文學性與史料性,親身經歷許多重要歷史事件,如辛亥革命、張勳復辟、新文化運動等,讀其文猶如讀一本中國現代史。
少時久遠的回憶 民初政局的詭譎
留日生活的點滴 中西思想的激盪
與胡適並列為新文化運動執牛耳者
獨創的散文風格風靡一時成言志派
以「人的文學」奠定五四文學基調
周作人(1885─1967),號知堂。魯迅之弟,周建人之兄。是著名的散文家、思想家,也是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之一。他與胡適、錢玄同、蔡元培、林語堂等,共同將當時的文壇注入了一股新的風潮。而《知堂回想錄》正是他所有作品中篇幅最大的一本,也是周作人晚年回顧自己一生的完整回憶錄,全書分四大卷,暢述童年的回憶,及至後來求學的過程、留學日本時的見聞,自然也少不了對國事政局的評論,尤其是在那樣動盪紛擾的年代,知識分子面對外來文化與傳統思想的衝擊,更可從書中一窺究竟。
《知堂回想錄》是周作人晚年回顧自己一生經歷寫成的傳世巨作。最初只有「北大感舊錄」數篇,正值好友曹聚仁在香港辦報,便在副刊發表,歷時兩年多,從一九六二年一直寫到第四卷,手稿總題為「藥堂談往」,一九七○年才由香港三育圖書文具公司集結出版,名為「知堂回想錄」。其時作者已去世將近三年,而此書距今亦已五十年之久。
半是儒家半釋家,光頭更不著袈裟。中年意趣窗前草,外道生涯洞裡蛇。
多難只成雙鬢改 浮名不作一錢看
自敘傳很難寫,因為自敘傳是文學裡的一品種,照例要有詩人的「詩與真實」摻和在裡頭,才可以使得人們相信,而這個工作我是幹不來的。——周作人
不凡之人的不凡之書 超越半世紀的經典
與魯迅、胡適同為引領新文化運動之聞人,
他的散文到底有多風靡世人,竟能自成一派?
他的「人的文學」與傳統的文學又有什麼不同?
他的文章對研究魯迅提供了多少珍貴的第一手史料?
※大文豪魯迅之弟,中國最負盛名的散文及文學翻譯家,與胡適並列為新文化運動執牛耳者!獨創的散文風格風靡一時成言志派;並以「人的文學」奠定了五四文學基調。
※《知堂回想錄》是周作人所有作品中篇幅最大的一本,也是他晚年回顧一生的完整回憶錄,全書分四大卷,共兩百多篇。原刊載於報紙副刊,後才集結成冊,書籍正式出版時,周作人已去世三年有餘。
※周作人的文章兼具文學性與史料性,親身經歷許多重要歷史事件,如辛亥革命、張勳復辟、新文化運動等,讀其文猶如讀一本中國現代史。
少時久遠的回憶 民初政局的詭譎
留日生活的點滴 中西思想的激盪
與胡適並列為新文化運動執牛耳者
獨創的散文風格風靡一時成言志派
以「人的文學」奠定五四文學基調
周作人(1885─1967),號知堂。魯迅之弟,周建人之兄。是著名的散文家、思想家,也是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之一。他與胡適、錢玄同、蔡元培、林語堂等,共同將當時的文壇注入了一股新的風潮。而《知堂回想錄》正是他所有作品中篇幅最大的一本,也是周作人晚年回顧自己一生的完整回憶錄,全書分四大卷,暢述童年的回憶,及至後來求學的過程、留學日本時的見聞,自然也少不了對國事政局的評論,尤其是在那樣動盪紛擾的年代,知識分子面對外來文化與傳統思想的衝擊,更可從書中一窺究竟。
《知堂回想錄》是周作人晚年回顧自己一生經歷寫成的傳世巨作。最初只有「北大感舊錄」數篇,正值好友曹聚仁在香港辦報,便在副刊發表,歷時兩年多,從一九六二年一直寫到第四卷,手稿總題為「藥堂談往」,一九七○年才由香港三育圖書文具公司集結出版,名為「知堂回想錄」。其時作者已去世將近三年,而此書距今亦已五十年之久。
半是儒家半釋家,光頭更不著袈裟。中年意趣窗前草,外道生涯洞裡蛇。
多難只成雙鬢改 浮名不作一錢看
自敘傳很難寫,因為自敘傳是文學裡的一品種,照例要有詩人的「詩與真實」摻和在裡頭,才可以使得人們相信,而這個工作我是幹不來的。——周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