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魯迅之弟,中國最負盛名的散文及文學翻譯家,與胡適並列為新文化運動執牛耳者!獨創的散文風格風靡一時成言志派;並以「人的文學」奠定了五四文學基調。
※《知堂回想錄》是周作人所有作品中篇幅最大的一本,也是他晚年回顧一生的完整回憶錄,全書分四大卷,共兩百多篇。原刊載於報紙副刊,後才集結成冊,書籍正式出版時,周作人已去世三年有餘。
※周作人的文章兼具文學性與史料性,親身經歷許多重要歷史事件,如辛亥革命、張勳復辟、新文化運動等,讀其文猶如讀一本中國現代史。
浪漫的詩人情懷 民族的思想革命
畢生的人道主義 時代的文學大家
與胡適並列為新文化運動執牛耳者
獨創的散文風格風靡一時成言志派
以「人的文學」奠定五四文學基調
我要在這裡首先謝謝曹聚仁先生,因為如沒有他的幫忙,這部書是不會得出版的,也可以說是從頭就不會得寫的。當初他說我可以給報紙寫點稿,每月大約十篇,共總一萬字,這個我很願意,但是題目難找,材料也不易得,覺得有點為難,後來想到寫自己的事,那材料是不會缺乏的,那就比較的容易得多了。於是我開始寫「知堂回想」,陸續以業餘的兩整年的工夫,寫成了三十多萬字,這是回想錄的誕生經過。
前世出家今在家 不將袍子換袈裟
我是一個庸人,就是極普通的中國人,並不是什麼文人學士,只因偶然的關係,活得長了,見聞也就多了些,——周作人
《知堂回想錄》是周作人晚年回顧自己一生經歷寫成的傳世巨作。最初只有「北大感舊錄」數篇,正值好友曹聚仁在香港辦報,便在副刊發表,歷時兩年多,從一九六二年一直寫到第四卷,手稿總題為「藥堂談往」,一九七○年才由香港三育圖書文具公司集結出版,名為「知堂回想錄」。其時作者已去世將近三年,而此書距今亦已五十年之久。
※文學星座中,璀璨不亞於魯迅的周作人
每個時代都會有特別具有代表性、令人們特別懷想的人物,在新文學領域,周作人無疑就是其中一個。身為大文豪魯迅之弟,兩兄弟在文壇可說是各領風騷,各自綻放著不同的光芒。
作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一員,周作人在中國文學上的影響力絕對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時值新舊文化交替之際,面對西方思潮的來襲,多數讀書人或抱殘守缺,或媚外崇洋,在劇烈的文化衝擊中,許多受過西方教育的學子如胡適、錢玄同、蔡元培、林語堂等,紛紛投入這股新文化浪潮中。
周作人脫穎而出,被譽為是「五四」以降最負盛名的散文及文學翻譯家,他以「對性靈的表達乃為言志」的理念,創造了獨樹一格的寫作風格,充滿靈性,看似平凡卻處處透著玄妙的人生韻味,清新的文風立即風靡一時,更迅速形成一大流派「言志派」,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不可抹滅的一筆。郁達夫曾說:「中國現代散文的成績,以魯迅、周作人兩人的為最豐富最偉大,我平時的偏嗜,亦以此二人的散文為最所溺愛。一經開選,如竊賊入了阿拉伯的寶庫,東張西望,簡直迷了我取去的判斷。」陳之藩是散文大師,他特地強調胡適晚年不止一次跟他說:「到現在值得一看的,只有周作人的東西了。」可見周作人散文之優美意境。
處在動盪年代的周作人,亦可說是時代的見證人,年少時赴日求學,精通日語,讓他對日本文化有深刻的觀察,而後又親身經歷了中國近代史上諸多重要歷史事件,如鑑湖女俠秋瑾、徐錫麟等的革命活動、辛亥革命、張勳復辟等,他一生的形跡記錄即是重要史料,從他的《知堂回想錄》書中即可探知一二。而他晚年撰寫的《魯迅的故家》、《魯迅的青年時代》等回憶文章,更為研究魯迅的讀者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知堂回想錄》是周作人所有作品中篇幅最大的一本,也是他晚年回顧一生的完整回憶錄,全書分四大卷,共兩百多篇。原刊載於報紙副刊,後才集結成冊,書籍正式出版時,周作人已去世三年有餘。
※周作人的文章兼具文學性與史料性,親身經歷許多重要歷史事件,如辛亥革命、張勳復辟、新文化運動等,讀其文猶如讀一本中國現代史。
浪漫的詩人情懷 民族的思想革命
畢生的人道主義 時代的文學大家
與胡適並列為新文化運動執牛耳者
獨創的散文風格風靡一時成言志派
以「人的文學」奠定五四文學基調
我要在這裡首先謝謝曹聚仁先生,因為如沒有他的幫忙,這部書是不會得出版的,也可以說是從頭就不會得寫的。當初他說我可以給報紙寫點稿,每月大約十篇,共總一萬字,這個我很願意,但是題目難找,材料也不易得,覺得有點為難,後來想到寫自己的事,那材料是不會缺乏的,那就比較的容易得多了。於是我開始寫「知堂回想」,陸續以業餘的兩整年的工夫,寫成了三十多萬字,這是回想錄的誕生經過。
前世出家今在家 不將袍子換袈裟
我是一個庸人,就是極普通的中國人,並不是什麼文人學士,只因偶然的關係,活得長了,見聞也就多了些,——周作人
《知堂回想錄》是周作人晚年回顧自己一生經歷寫成的傳世巨作。最初只有「北大感舊錄」數篇,正值好友曹聚仁在香港辦報,便在副刊發表,歷時兩年多,從一九六二年一直寫到第四卷,手稿總題為「藥堂談往」,一九七○年才由香港三育圖書文具公司集結出版,名為「知堂回想錄」。其時作者已去世將近三年,而此書距今亦已五十年之久。
※文學星座中,璀璨不亞於魯迅的周作人
每個時代都會有特別具有代表性、令人們特別懷想的人物,在新文學領域,周作人無疑就是其中一個。身為大文豪魯迅之弟,兩兄弟在文壇可說是各領風騷,各自綻放著不同的光芒。
作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一員,周作人在中國文學上的影響力絕對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時值新舊文化交替之際,面對西方思潮的來襲,多數讀書人或抱殘守缺,或媚外崇洋,在劇烈的文化衝擊中,許多受過西方教育的學子如胡適、錢玄同、蔡元培、林語堂等,紛紛投入這股新文化浪潮中。
周作人脫穎而出,被譽為是「五四」以降最負盛名的散文及文學翻譯家,他以「對性靈的表達乃為言志」的理念,創造了獨樹一格的寫作風格,充滿靈性,看似平凡卻處處透著玄妙的人生韻味,清新的文風立即風靡一時,更迅速形成一大流派「言志派」,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不可抹滅的一筆。郁達夫曾說:「中國現代散文的成績,以魯迅、周作人兩人的為最豐富最偉大,我平時的偏嗜,亦以此二人的散文為最所溺愛。一經開選,如竊賊入了阿拉伯的寶庫,東張西望,簡直迷了我取去的判斷。」陳之藩是散文大師,他特地強調胡適晚年不止一次跟他說:「到現在值得一看的,只有周作人的東西了。」可見周作人散文之優美意境。
處在動盪年代的周作人,亦可說是時代的見證人,年少時赴日求學,精通日語,讓他對日本文化有深刻的觀察,而後又親身經歷了中國近代史上諸多重要歷史事件,如鑑湖女俠秋瑾、徐錫麟等的革命活動、辛亥革命、張勳復辟等,他一生的形跡記錄即是重要史料,從他的《知堂回想錄》書中即可探知一二。而他晚年撰寫的《魯迅的故家》、《魯迅的青年時代》等回憶文章,更為研究魯迅的讀者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第一手資料。